花鼓戏名称由来,花鼓戏的由来和特点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17 11:42:57

作者:杨庆江

庐剧是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播范围包括江淮之间及江南部分地区、甚至辐射到江苏、河南、湖北的部分地区。长期以来庐剧被称为倒七戏、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倒祭戏、稻季戏等,江苏南京一带称之为和州戏,北方蚌埠、涡阳和蒙城一带称之为小蛮子戏、六安州戏等,1955年,由时任安徽省委*的曾希圣同志提议,以流行地区古地名为由,改“倒七戏”为庐剧,同年7月经安徽省宣传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庐剧”,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庐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戏名称由来,花鼓戏的由来和特点(1)

如此有影响力的剧种,其原名别称众多,部分名称其义不明,有的似曾相识似有盗名之嫌,有的晦涩拗口难解其义,好像是外来语种一样,感觉莫名其妙。庐剧在命名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给庐剧研究带来困惑,许多庐剧著述中多以“名称由来无考”、“名称的含义不确”等语一笔带过。

人对自己拥有的古怪名字,一定会多方打探为什么会这样取名。庐剧原名别称的这些近乎神秘的云山雾罩,无疑更能激发人的探知*。

庐剧的每一个称谓都不会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有其出处和含义,只是年代久远,在流传中渐渐失去了称谓的本义。当然,庐剧的众多称谓,也不可能是在一时一地同时出现的,它是在庐剧发展过程中逐步被标识的,往往是“一唱众和”,逐步约定俗成。

如果把庐剧众多称谓按照时间顺序串在一起,那么,与这些称谓相对应时间的庐剧演出、庐剧处境及社会反响等联结在一起,就是一部庐剧史。弄清庐剧每一个名称的由来和含义,对于我们认识了解庐剧的产生发展过程,甚至于对我国地方戏产生发展过程的研究,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试图另辟蹊径,在对流传下来的庐剧称谓逐个甄别、厘清庐剧真正原名别称的基础上,以庐剧的地域方言为切入口,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探析庐剧原名别称的来历和含义,体会庐剧发展艰难曲折的历程,触摸庐剧已经结痂的伤疤,激发庐剧工作者珍视文化资源,推陈出新,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花鼓戏名称由来,花鼓戏的由来和特点(2)

一、厘清庐剧的原名别称

就流传下来的庐剧称谓来看,数量较多,但鱼龙混杂,有不少称谓不能对应庐剧独有的地域、声腔等特色。

(一)“二小戏”、“三小戏”并不是庐剧独有的称谓

庐剧之初,演出以花腔小戏为主,曲调多来自当地民歌,主要演出“二小戏”(舞台上只有小生、小旦,也有表述为小丑、小旦的两个角色)、“三小戏”(舞台上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演员三五个人凑在一起,就能演出,俗称“杂凑班子”,他们大都是半职业的,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清一色的男性。伴奏简单,主要靠锣鼓营造气氛,往往一人承担几个角色,谓之“两打三唱”。

从流传下来的庐剧二小戏、三小戏剧目来看,情节单一,题材短小,活泼风趣,内容接地气,观众喜闻乐见。内容主要是再现劳动、生活情景,表现男女爱情,讽刺时弊,以及一些逗乐搞笑的小闹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补缸》、《小放牛》、《放鹦哥》、《打烟灯》、《劝赌》、《女看相》、《骂鸡》等。

所谓“二小戏”、“三小戏”,只是针对角色构成而言,是戏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并不是庐剧所独有的,各地民间小戏里都有这样的演出形式。从流传下来的庐剧“二小戏”、“三小戏”剧目来看,《点大麦》、《卖纱线》本是黄梅戏的传统小戏,《讨学钱》源于湖北花鼓戏,《打砂锅》剧目在秦腔、河南坠子戏里都有,《卖杂货》、《打补丁》、《卖栀子花》、《郭华买胭脂》、《吴三宝游春》等剧目,皖南花鼓戏等其它剧种也都有演出。

所以,“二小戏”、“三小戏”,都算不上是庐剧的别称。

(二)“小戏”最多只能算是对庐剧的爱称

称庐剧为“小戏”,最先出自从六安市霍山县石子河乡发现的《涂氏宗谱》(编修于清嘉庆十八年即公元1813年),该谱也是证明庐剧历史的主要依据。谱中记载了涂氏先人任上海道台,道台母亲祝寿要求看家乡“小戏”的故事,《涂氏宗谱》多次提到的“小戏”,均指源于霍山县的早期庐剧。

在庐剧诞生之初,并没有名字,草台班底,地摊演出,用乡音土语,以“二小戏”、“三小戏”的形式,演绎老百姓熟悉的小故事,自娱自乐,故而,民间称之为“小戏”。

“小戏”只是一种俗称,是相对于昆腔、高腔以及梆子、皮簧之类“大戏”而言的。除了庐剧外,其它地方也有称他们的地方戏为“小戏”的,老北京的市民阶层就把“听小戏、逛小市、吃小馆”谓之三乐,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也被称作“小戏”。“小戏”的称谓还有一种含义就是表达了对该剧种的喜爱,就像家家生了孩子都叫“宝宝”一样。“小戏”并不专指庐剧,所以不能算是庐剧的原名,最多只能算是庐剧的爱称而已。

花鼓戏名称由来,花鼓戏的由来和特点(3)

(三)“花篮戏”等称谓只能说明早期庐剧残留了一些借鉴的痕迹

庐剧本就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门歌(门头词)和民间花篮舞、花鼓灯舞为基础,借鉴吸收了鄂东花鼓戏、采茶戏,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带“嗨子戏”、淮河一带“端公(男巫)戏”的部分剧目和唱腔发展起来的。

庐剧有极强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能力。庐剧《休丁香》原是端公戏的剧目,庐剧不仅把剧目移植过来了,还保留了端公戏中的经典唱腔“端公调”、“丁香调”,“端公调”还逐渐发展成为庐剧的主调。庐剧老艺人王本银在与淮剧艺人同班演出时,吸收了一些淮剧调门,并把其中的“淮城调”用到了庐剧《珍珠塔》中“小方卿道情”一个唱段上,成为庐剧经典唱腔“道情调”。

其它诸如:《卖兰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带流行的花鼓灯调,早期庐剧大多采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绕篱笆子”、“绕门转子”、“一条龙”、“剪子股”、“荷叶翻身”等,形式与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相似,以至于在咸丰年间,庐剧传入舒城时,班社名称就直接被称作“花篮班”。

把庐剧称作“花篮戏”、“采茶戏”、“灯戏”等,只是侧重于强调早期庐剧演出中,以及庐剧的成长过程中,在唱腔上和舞蹈上借鉴了花篮舞、花鼓灯舞、采茶戏的艺术元素,在吸收消化的过程中,还残存了一些比较明显的被借鉴剧种的痕迹,但它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了。随着不断的自我完善,庐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并且有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这些别称也就没有意义了,况且后来也听不到有把庐剧称为“花篮戏”、“采茶戏”、“灯戏”的了。

如此,剩下的“小倒戏”、“倒七戏”,“倒祭戏”、“稻季戏”等名称,就可以称得上是庐剧的原名别称了。

花鼓戏名称由来,花鼓戏的由来和特点(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