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见,影片的主题是偏严肃的,甚至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是偏沉重的。这种严肃而沉重的话题探讨,会激发观众一定深度的思考,引发观众贴近生活的共鸣。但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严肃而沉重的电影,却能让观众在看的时候多次笑出声!
这是为什么呢?
诚如前面所言,《起跑线》的主题是严肃而沉重的,但它的表现手法却是幽默的、反讽的——它通过制造一系列看似平常,实则荒诞的细节,制造着令人忍俊不禁的笑点。
如果幽默也分级别的话,那么显然,不动声色、一本正经地反讽会比过于直白甚至低俗地搞笑要高级。对众所周知的社会问题以一种荒诞的手法加以讽刺,常常最能撩动观众的笑点。《起跑线》的导演萨基特·乔杜里显然深谙此道,在表现如前所述的严肃主题时,运用反讽的叙事手法,制造着令观众反思之余,又时不时笑出声来的喜感。
他在人物的身份上大做文章。男主人公拉吉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生意给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却没能给他带来“足够高的品位”;而拉吉的妻子米塔,拥有着漂亮的外貌,对“高端生活”有所向往,她对女儿皮娅的教育十分重视,希望能把她送到好的学校,去赢得一个好的“起跑线”。深爱着妻子的拉吉为了满足米塔的需求,开启了一系列的绞尽脑汁的“折腾”。
他们先是搬进富人区生活,强行把自己包装成富人阶级,从着装打扮到举办聚会,试图融入到富人阶层,以此为女儿争取一个优质学校的名额。但财富上只能算中产的两人并不能真正地融入到富人阶级,特别是习惯了通俗生活的拉吉,在所谓“高端人群”面前不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很不高端”的一面,令妻子米塔尴尬不已,也令观众捧腹不已。
在以尽可能地融入富人的姿态仍然没能获得名额之后,他们转向了另一种投机的方式:假装自己很穷,穷到只能依靠领救济粮过日子的状态,去获得学校照顾贫困家庭的学生名额。
从假装特别富到假装特别穷,这样一个逻辑本身就挺荒诞的。而更为荒诞的是,他们为了显得特别穷,不仅搬进了穷人区,住上了狭小、缺水、缺粮食、夜里还有老鼠的房子,还放下身段去领救济粮、去工厂干体力活。在这个过程里,许多细节凸显了这种“伪装”行为的可笑:比如老鼠与腿毛的前后联系,比如米塔壮着胆和人争吵,比如拉吉在工厂多次被扣工资等等,它们并不是那种惹人发笑的段子,而是某种身份错位带来的荒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