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曾说,“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在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笔下,人生则更像是从遍布硝烟战火的土地上开出的一朵荆棘之花,任凭命运如何摧折也不会轻易凋零。
以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为背景,胡赛尼创作了《追风筝的人》这一享誉文坛的作品,将阿富汗人的“精神”成长历程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一个愧疚与救赎的故事:
说出身富裕家庭的少年阿米尔与仆人的儿子哈桑一同长大,两人一同玩耍、一同嬉戏,度过了十几年愉快的时光。
变故发生在阿米尔十二岁那年的风筝比赛上。
作为一名出色的“风筝斗士”,阿米汗相当擅长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线,曾多次在比赛中获得前几名的好成绩;至于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长于追逐落下来的风筝。
为赢得父亲的好感,阿米汗奋力赢得了风筝大赛的冠军,哈桑则“奉命”去追第二名的风筝。
归途中,哈桑碰到了抢夺风筝的阿塞夫等人,因为拒绝交出风筝被后者强暴;至于偶然看到这一切的阿米尔,则因为怯弱选择了逃之夭夭。
此后,自觉无颜面对哈桑的阿米尔选择了逃避,他开始远离昔日的朋友,甚至伪造对方偷窃财物的假象,洞悉了阿米尔真实想法的哈桑则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哈桑父子离开后不久,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跟父亲不得不在硝烟战火中踏上逃亡之路,后来两人又迁到了美国旧金山居住。
多年后,阿米尔在美国念完了大学,同阿富汗女孩索拉雅结婚,他的父亲则因为肺癌去世。
此时,故乡打来电话要阿米尔重返巴基斯坦;原来,哈桑跟他的妻子已经死在了塔利班手中,他们的儿子索拉博则被送进了孤儿院。
回到故乡后,阿米尔发现索拉博已经落入塔利班手中;为救下这个孩子,他跟已经成为塔利班一员的阿塞夫了结了当年的恩怨,最终成功逃离。
几经努力,阿米尔终于将索拉博带到了美国,但这个备受生活磨砺的孩子拒绝再同任何人交流,直到多年后他才因为追风筝再度对阿米尔微笑。
在《追风筝的人》这个故事里,胡赛尼只用一只风筝就串联起了三代人,讲述了他们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悲喜人生;而读完故事的每个人,都很难不被其中的成长跟救赎力量所震动。
第一只“风筝”:孩童时代的友谊与嫉妒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这种真挚感情(善良)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换言之,如果年少时无法领悟善良的真谛,那么一个人成年后也很难再明白善良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
虽然不过8岁就结束了在阿富汗的美好童年,但胡赛尼还是凭借着对那个动荡年代的残存印象,将一个从繁荣走向战乱的阿富汗再现到了自己的作品中。
尤其是当他得知塔利班禁止市民放风筝的消息时,儿时记忆里那只承载着年少天真的风筝更是重新浮现在了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