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部剧集中的蝙蝠侠和如今我们印象中的蝙蝠侠大相径庭,其故事风格以轻松逗乐为主,旨在把当时漫画中流行的夸张滑稽风格发扬光大。
正因如此,一个娱乐指向反派的出场自然就显得合理了,恺撒·罗梅罗扮演的小丑在表演特点上,更多是在配合颇具喜剧效果的情节,不过,小丑的影响力不仅因此覆盖到了漫画读者之外的群体,同时也对漫画形象产生了反哺作用。
然而,再有趣的笑料重复多了也会失去味道。
70年代末,观众和读者很快又对只会搞笑的小丑失去了兴趣,就连《蝙蝠侠》漫画的人气也开始一蹶不振。此时美国漫画监管审查的最严时期正接近尾声,DC漫画编剧丹尼斯·奥尼尔与画师尼尔·亚当斯一举将小丑进行翻新,重新变回那个与蝙蝠侠相互周旋的混乱*人魔。
从此,小丑也开始和蝙蝠侠相存相依,完成了罗宾森创造这一形象时所构想的概念:小丑真正成为了蝙蝠侠的莫里亚蒂教授。
蝙蝠侠和他的关系,开始变得就像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相生相克。
三
80年代末,经由几位最伟大的漫画作者之手,小丑的核心精神得到了彻底诠释——
1986年,弗兰克·米勒创作的蝙蝠侠经典故事《黑暗骑士归来》,不仅将小丑的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将他对蝙蝠侠病态的痴迷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黑暗骑士归来》,1986
两年后,《守望者》作者阿兰·摩尔又为小丑量身定制了一部杰作《致命玩笑》,不仅为《黑暗骑士归来》中强调的小丑的特质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还为他打造了一个让所有普通人都能够共情的起源故事。
《致命玩笑》,1988
另外,由格兰特·莫里森创作的《阿卡姆疯人院》以及吉姆·斯塔林执笔的《家族之死》,一个为小丑作为蝙蝠侠宿敌的身份盖了章,另一个则为小丑添上了继《致命玩笑》中令蝙蝠女芭芭拉·戈登残疾之后的又一大罪行——*死“二代罗宾”杰森·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