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訢,虽不至于如雷贯耳,可也是鼎鼎大名的存在,喜欢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他陌生。作为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历经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对维护和延续大清帝国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恭亲王
在满清王朝276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十二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和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入关以后,又出现了和硕恭亲王奕訢、和硕醇亲王奕譞与和硕庆亲王奕劻。
看起来,恭亲王奕訢的地位是非常尊崇的。不过,他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悲情人物,始终都没有得到过命运之神的真正眷顾。错失皇位后,原本可以做一个悠闲富贵的王爷,但为了振兴祖宗基业,还是担起了“中兴大清”的重任;重新掌权后,原本可以施展自己的人生抱负,但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猜忌和提防,终究还是壮志未酬。
为了杜绝和防范抄袭现象,为了捍卫原创版权,文史不假只能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标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同时声明,本人只对文字拥有原创权,整个图文作品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这两个平台,其余任何第三方均属于剽窃。
清军入关
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满蒙八旗主力骑兵倾巢而出入关,从此开始对中原实施统治。在经历了顺治、康熙和雍正三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后,到了乾隆时期国力和疆域都达到了鼎盛。
从乾隆中后期开始,满清帝国逐步盛极而衰,自此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嘉庆皇帝碌碌无为,除了登基之初的“三板斧”外余生再也无所作为。当爱新觉罗家的皇位传承到道光时,他除了墨守成规和抠门小气外,国家已经完全没有了“天朝上国”的雄风,还遭遇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奇耻大辱。
道光皇帝
道光所生的皇子并不少,但前三个都不幸相继夭折,使得第四子奕詝成为了事实上的皇长子。不过,他最宠爱的儿子却是第六子奕訢,甚至还准备传位于此子。
经过长期的考量和比对,缺乏担当的道光帝担心“废长立幼”会引起政局不稳,还是决定传位于皇四子奕詝。不过,他实在是太宠爱自己的皇六子,在册立奕詝为继任之君的同时,也册立了奕訢为亲王。据《清史稿》记载:
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皇六子奕訢,著封为亲王。
通常,立储遗诏只会书写由谁来继任皇位,但不会写谁为亲王,这在满清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由此也不难看出,道光皇帝是发自肺腑真心宠爱自己的皇六子奕訢,真心想要传位于他。
奕詝登基后,只好遵照了父亲的遗旨,正式册立六弟奕訢为亲王。不过,因为兄弟二人在储位争夺中早已经积怨甚深,为了有意提醒弟弟要恭敬顺从自己,故而赐号为“恭亲王”。
咸丰皇帝志大才疏,除了好色以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东西。因此,他十分忌惮奕訢的能力,从来都不让他涉足朝政事务,俨然当成了一个“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