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奴恭亲王骂慈禧,恭亲王与慈禧吵架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4-04-22 22:34:34

1861年,慈禧和恭亲王奕䜣联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可以说没有奕䜣的帮助,慈禧是绝对掌握不了皇权的,政变后恭亲王被封为议政王,并在军机处行走,按照清代制度,亲王、皇子不得干预政事,因此,奕䜣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崇和权力。

一生为奴恭亲王骂慈禧,恭亲王与慈禧吵架(1)

恭亲王奕䜣才华出众,治国理政很有一套,然而在皇位争夺中却输给了各方面都很平庸的哥哥奕詝(咸丰皇帝),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没办法。由于亲王不得干政,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治国理想深深的埋在心里,但是咸丰皇帝的英年早逝让他看到了希望,所以当慈禧派人找他密谋发动政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在他想来对付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肯定要比对付老奸巨猾的顾命八大臣容易的多,正所谓: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政变一旦成功,到时自己就能成为像多尔衮一样的人物,到那时自己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了。政变成功后,他确实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力和地位,辅助同治皇帝治国理政井井有条,又兴办洋务,提拔人才,让大清出现了一股生气。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慈禧一介女流竟也如此嗜权,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她玩弄权术的水平如此之高。几番争斗后,恭亲王最后发现自己根本就斗不过慈禧,最后只得屈服。

慈禧长袖善舞,恭亲王八面玲珑,这两人碰撞在一起,不产生矛盾那是绝不可能的,那他们最后又是因何而反目成仇了呢?最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是安德海的挑唆。慈禧身边有个太监名叫安德海,当时他最受慈禧信任,在“辛酉政变”发生后他被提拔为总管太监,权势很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一次,安德海在路上遇到恭亲王,居然扭头扬长而去,当时清宫的规定是:太监见到亲王大臣要请安行礼,恭亲王见此情形非常气愤,他喝住安德海,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他一番。从此安德的海表面上恭敬,但心里暗自仇恨,总想寻机报复。有一年春节,恭亲王为慈禧准备了一份新年贺礼,二十盆含苞待放的梅花,慈禧看了很喜欢,于是让安德海悉心照料,但是安德海做了手脚,让这些花在一夜之间全部凋零,慈禧十分扫兴。她本来希望这些花能在新年一齐开放,讨个吉利,谁知竟全部凋谢了,她不禁有些胆战心惊,进而猜疑:奕䜣为什么偏偏在新年奉送这些“妖花”,他是不是故意的?从此慈禧更加怀疑警惕奕䜣了。

奕䜣本来想讨好慈禧,谁知被安德海从中作梗,吃了个哑巴亏。还有一次安德海去内务府领取慈禧用的器皿,当时的内务府大臣由恭亲王兼任,他一向讨厌安德海狐假虎威的样子,于是拒绝了安德海的要求,并告诫他:国家正值多难,宫中不宜多所求取。安德海含恨而回。第二天慈禧进膳的时候,安德海故意摆上民间的粗瓷碗罐,慈禧是个喜欢排场、奢侈的人,一看这种情况于是大声责问安德海,安德海伏地痛苦,添油加醋的陈述了昨天受恭亲王训斥的事情,慈禧一听,脸色铁青,气愤的说:“这个老六,连我都要约束吗?”安德海就是利用这些小事挑拨慈禧和恭亲王的关系,除了经常讲恭亲王的坏话以外,还拿恭亲王和肃顺比,结果,慈禧对恭亲王越来越不满。

第二是政见不同。恭亲王掌权后大胆的任用了一大批汉人,这其中就包括曾国藩、左宗棠等,慈禧为此很不满,她说:“这天下送给汉人得了,你事事与我为难,我革了你的职!”奕䜣不服气的说:“我是先皇第六子,你能革我职,不能革我皇子的身份!”说到激动之处竟站了起来,慈禧见状害怕极了,大喊“恭王欲打我”,于是太监赶紧将恭王遣出。

一生为奴恭亲王骂慈禧,恭亲王与慈禧吵架(2)

第三是权力之争。前面我们说过了,恭亲王斗不过慈禧,他们的第一次交锋是在同治四年的三月初四,这天两宫太后召见完军机大臣后专门把恭亲王留了下来,在此之前慈禧收到蔡寿祺弹劾恭亲王的一封奏折,参劾恭亲王“贪墨、骄盈、揽权、徇私”等问题,本来慈禧打算借此敲打敲打恭亲王,让恭亲王服帖点,谁知恭亲王听闻此时后却气急败坏的说:“蔡寿祺非好人,这个人在四川招摇撞骗,还有余案未消,应拿问。”两宫太后对奕䜣的态度相当不满,于是召见大学士周培祖、瑞常、吏部尚书朱风标等人,慈禧哭诉自己“渐不能堪议政王专擅跋扈,欲重治王最”。大臣们听了非常惊讶,因为这是慈禧第一次公开和恭王的矛盾。大臣们听了以后不敢言语,于是慈禧又鼓动他们要“感念先帝,不要畏惧恭亲王,迅速议罪。”

周培祖等人见如此只好说:“此事事关重大,不能仅凭蔡寿祺的奏折就定恭王的罪,还需要继续审查。”于是周培祖等人讯问了蔡寿祺,发现并没有什么事实根据,蔡寿祺为了沽名钓誉,投慈禧所好才上的这份奏折。但是到了三月初七,慈禧也没问蔡寿祺所奏是真是假,直接拿出了一份写好的懿旨,说恭亲王办事徇情、贪墨、骄盈、揽权,招来了很多风言风语,虽然查无实据,但是肯定也是事出有因,还说恭亲王议政以来,妄自尊大,狂傲,目无君上等等,于是革除了恭亲王一切差使,不得干预公事。恭亲王被罢以后,大臣们的奏折多如牛毛,一时堆积如山,再加上洋人对此事也极为关注,经过数次商讨,最后慈禧决定,准其掌握军机处,但革除议政王称号。第一回合,恭亲王输了,从此以后他开始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以来。

同治十一年,皇帝结婚了,开始亲政,慈禧短暂的告别了政坛,但是同治知道自己的这个母亲是不甘于寂寞的,于是为了转移慈禧的注意力,他开始为慈禧大修圆明园,此时国库空虚,没钱修园,以奕䜣为首的大臣极力反对皇帝修园,并指责同治贪图享乐,言语之间颇多冲撞,于是同治一气之下,效仿慈禧当年的做法,下谕将恭亲王“革除一切职务”,大臣纷纷劝谏,但是同治一意孤行,最后还是慈禧出来调停,并对同治说:“十年以来,无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销。”此事过后,同治被证明是“少不更事”,威信大大降低,从此一蹶不振;恭亲王几乎丢掉乌纱帽,从此更加小心。第二回合恭王又输了。

同治驾崩后,慈禧再一次“垂帘听政”,恭亲王也再一次辅政,但是这时他已经没有辅政之名了。尽管奕䜣遭受两次罢黜,没有了以前的锐气,也不再和慈禧发生正面冲突,他改变策略,对慈禧提出的过分要求就是推辞、拖延,答应不落实。光绪六年八月十二日,正在生病的慈禧让太监李三顺给胞妹醇亲王福晋送去8盒上等食品,李三顺在经过午门的时候由于没有出门证被挡住了,李三顺仗着慈禧撑腰于是胡搅蛮缠,双方扭打在一起,李三顺生气把食盒扔了后回去禀告了慈禧,慈禧听了大发脾气。此案交由内务府和刑部审理,慈禧面谕当时的刑部尚书潘祖荫,让其“处斩”守门护军,但是潘祖荫为官刚直,坚持按照律法处置,但慈禧不愿意,潘祖荫没办法最后只好按照慈禧的命令执行。

一生为奴恭亲王骂慈禧,恭亲王与慈禧吵架(3)

事有凑巧,九月初三从长春宫搜出了火药和众多柴火;十一月初八紫禁城居然混进了一个疯人刘振生,几件事相隔不远,但是处理结果却截然不同,“火药案”只将有关太监交慎刑司“严诘”,没有继续追究,“疯人案”则判处当日值班的护军统领和内务府参领在内的十多人全部革职,两者一对比对护军判决过重,对太监判决过轻。对这些事,奕䜣一直反对慈禧的做法,他屡次带领大臣“力争,不奉诏”,在枢府、刑部和御史的抵制下,慈禧被迫重新下旨,将守门护军从轻改判,另将李三顺交慎刑司杖刑30,罚首领太监刘玉祥半年俸银。由于奕䜣的插手,慈禧不能为所欲为,于是两人又产生了新的怨恨,当中法战争失败后,她便乘机将奕䜣当成“替罪羊”,开去一切职务,让其居家养病。对于这第三次罢免,恭亲王已经看开了,他内心非常平静,从此,奕䜣开始了十年的散居生活。

回顾自己的一生,恭亲王可能已经后悔当年帮助慈禧发动“辛酉政变”,这在他晚年写给好友宝鋆的一首诗当中有所体现。纸窗灯焰照残更,半砚冷云吟未成。往事岂堪容易想,光阴催老苦无情。风含远思翛翛晚,月挂虚空霭霭明。千古是非输蝶梦,到头难与运相争。从这首诗当中我们体会到恭亲王当时那种落寞的心情,回想往事只有无尽的凄惨愁云,难有成功的喜悦,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