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尼克(阿米尔·汗饰演)、伊桑(达席尔·萨法瑞饰演)
前言:《地球上的星星》于2007年12月21日在印度上映,是一部儿童剧情片,由阿米尔·汗导演执导,他不仅是导演,更是主演,自2007年上映以来,这部电影一直备受瞩目,喜得人们喜爱,片名叫《地球上的星星》又名为《每个小孩子都是独特的》。
很多观众看完,都议论纷纷:这不仅是一部儿童剧情片,更是一部教育片,它通过儿童与成人的视角矛盾,以一个儿童的变化给我们阐述教育的哲理,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方式,从而明白如何去教育好一个孩子。
电影的叙述手法很独特,把儿童的视角与成人的视角形成强烈的冲突,以儿童为中心,去挖掘并还原教育的本质。其拍摄手法更是细腻,一帧一画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处理都很到位,激发每一个观影者的内心,感慨万分,催人泪目。
距离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已经过去了12年,但是它的口碑经年不改,多次被教育研究者们、家长们推荐,看完这部电影,为伊桑心疼的同时,也陷入沉思,我相信每一个看完电影的人,都会结合自身的行为给出不同的答案。
今天,我们就从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入手,结合电影的演员演技、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觉的矛盾冲突、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与电影主题这四个角度,来解读这部教育片的魅力与价值,主要分为以下4个方面:
- 演员演技:一部电影的好坏,除了导演的用心制作,还有演员的精心挑选及培养。既是导演又是主演的阿米尔·汗饰演的尼克老师丰富了一个“有血有肉”且与众不同的老师形象;年仅10岁的达席尔·萨法瑞饰演的伊桑演技更是精湛,把伊桑这个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 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矛盾冲突:从儿童和成人不同的视觉来深入挖掘教育的本质,突出了矛盾的主体,揭示了人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教育离不开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导演通过伊桑患有读写障碍,间接地把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些专业词语推向荧幕,告知它们注重这些词语的同时,也在向观众阐明,对于儿童的教育,离不开教育学,更离不开心理学;
- 电影主题:时而让人潸然泪下,又时而让人暖心的剧情背后,蕴含着尊重、理解与关爱的教育理念。
在文章的第五部分,我会把电影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谈我的现实思考。
一、演员演技:一部电影的好坏,除了导演的用心制作,还有演员的精心挑选及培养。既是导演又是主演的阿米尔汗饰演的尼克老师丰富了一个“有血有肉”且与众不同的老师的形象;年仅10岁的达席尔·萨法瑞饰演的伊桑演技更是精湛,把伊桑这个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部影片讲的是开朗活泼又灵动的伊桑因为成绩不好、逃课而被老师们列为“问题学生”,伊桑的父母无奈之下把他转去寄宿学校,然而去到寄宿学校的伊桑变得闷闷不乐,不被认可,压抑痛苦,就在他临近崩溃时,尼克老师的到来改变了他的生活。
首先,来介绍两个主演的身份:
伊桑:8岁的伊桑有疼爱他的父母和哥哥尤汗,他成绩很差,但是哥哥成绩很好,各科都是年级第一,所以时常被父亲和学校的老师拿来比较;但是,他喜欢画画,具有绘画天赋,然而,无论他有多热爱画画,依旧被成绩差这三个词覆盖了,没有人看到他的闪光点。
尼克:尼克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被调来伊桑所在的寄宿学校之前,他是一家儿童残障中心的义工,通过和众多有着各种障碍的儿童相处,他发现伊桑并不是大家口中的”问题学生“,他只是患有有读写障碍。
其次,来看两个主演的演技炸裂瞬间。在这部电影里,饰演伊桑的达席尔·萨法瑞和饰演尼克的阿米尔·
汗把各自的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刻画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