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叙事同时使得信任的破灭感变得更加强烈。男一在面对敌军飞行员坠机时,毫不犹豫地放下枪、冲上前去,出于本性和良知施展救援行动。他眼中的飞行员,首当其冲的是一个“人”,而非“敌人”,难以想象的是,等待他的竟然是一把刺刀,而非一声“谢谢”。另一幕,男二在黑暗中按住了一个德军青年士兵的嘴,示意他不要出声,好让自己悄悄通过这里,但转身就遭对方举报,不得不与之以命相搏。这样的场景如同一个对生活的隐喻,更蕴含着一种伦理学困境,如果人类的天性本是善的,那么在面对接踵而来的恶时,我们还能保持原本的善吗?还应该保持吗?
不得不说,男一的死促成了本片最大的转折,一种强大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随之产生。从上面那段对话里可以看出,男二本是在不知情时被拖来执行任务,协助拯救男一的哥哥以及另外1600人,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但此刻,他已背负上了无数的生命、挚友的家庭,并将报送撤兵邮件视为此生最重大的使命。他所要做的,已不再是对男一“长者在前,靓仔在后”(Age before beauty)护送照顾,而必须变成“独自行走、走得最快的人”(hetravels fast who travels alone)。
由此便不难理解长镜头在接下来安排的,是男二在枪林弹雨、炮火横飞中一往无前的画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尤为显著的唯意志论(voluntarism)色彩。在战争中,胜者往往不是装备最精良、人数最多的一方,而是内心最具备必胜意志的一方,这种结果并非理性能够衡量,而表现出强烈的受意志支配的痕迹。为此,导演让主人公几乎丢弃了一切装备,坠入溪流,跳出战壕,只身奔跑在战况最激烈的前线,一切行动全凭意志的主宰和驱动。也唯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完成这一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或许这也是在试图说明,人类所掌握的最强大力量并非来源于外界,而是源自我们的内心。
我们不禁要问,他最后取得成功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这是结局所蕴含的又一层隐喻。信捎到,第一波进攻已然发起,男二阻止了继续要发动的进攻——一场更大的悲剧,却没能挽救已经受伤和战死的人,更救不回中途失去生命的同伴。他的心情绝非高兴,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意味着相伴而来的付出和牺牲,这令成就本身的况味变得十分复杂,只有毫不需要努力所得到的东西,才能产生轻松的愉悦,何况以此种坚定的意志所付出的努力,尚不能得到十全十美的结果。长镜头最后给到男二的画面,充满了一种孤独和坦然,独自承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这难道不是对每个追求志业、默默献身的生命最真实的写照?
剧组曾表示,之所以采用“一镜到底”的手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片中人的处境到底有多难。这也可以视为以上所谈及的,对于长镜头所希望传递的本质的补充。
总而言之,《1917》的故事十分简单,镜头不曾中断,人物是平凡甚至普通的(导演为此专门启用了两位观众素未蒙面的年轻演员),但影片蕴含的能量巨大。连续拍摄的镜头必然需要更多的谋划,但任何电影不都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叙事?在捕捉个体感受方面,长镜头难以形成大篇幅的特写,却保留下人的一举一动、心跳和表情变化,它们随时间的行进片刻不息,一去不返,残酷而真实。至于在引发观众共情上,不知道通过以上层层隐喻的析解,你是否也能由自己的生命历程和身边事物出发,产生新的审视和思考。
影片还有其他诸多值得一谈的点,例如两位主人公不甚和谐却紧密互补的友谊,或是男二在这场曲折坎坷的旅程过后与自己、与家人的和解,它们都可视为一种温和的提醒,引发我们思考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形成一种健全的人格,如何学会去爱和珍惜,最终如何变成一个更好的个人(individual)。
无论是坠入地狱还是登上王座,愿勇气和信念与我们始终相伴,面对此后如长镜头般一往无前的人生。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营造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