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聂隐娘虽然为主要人物,但她却被侯导“故意”加上层层的“遮布”,看着像“反主角”下的主角,更有朦胧古意。
- 典故借用
聂隐娘在保护父亲时,面对父亲极度自责与后悔当初让道姑把她带走时,她流着泪说出道姑不为人知的一面。
她说道姑娘娘教她抚琴舞剑,说娘娘跟她讲起青鸾舞镜的事。
“罽宾国王买得一鸾,欲其鸣,不可致,饰金繁,飨珍馐,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夫人曰:
‘尝闻鸾见类则鸣,何不悬镜照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冲霄一奋而绝。”
青鸾因为孤独、没有同类,所以不鸣。当旁人以为让青鸾看镜子,就能找到同类而鸣叫时,青鸾恰恰是看见镜子里的只有自己,更加明白自己的孤独,所以悲鸣而绝。
典故的应用,表面上是在衬托道姑的孤独与悲鸣,实际上,却也是在说聂隐娘。道姑的孤独与悲鸣,于聂隐娘而言,其实就是那鸾镜,她看见道姑的孤独,与自己的孤独叠加,所以愈加孤独。
至少还有聂隐娘理解道姑,但却没有人可以理解聂隐娘。
古意里的借影言志在每部电影中,每个导演其实会将“自我”投射在自己所创作的这部电影里的某个角色。在一次采访中,侯导说,在《刺客聂隐娘》里,他的“自我”就是聂隐娘。
大面积地塑造电影环境,内敛隐晦地表达人物内心等,其实都是为了将侯导内心的那份孤独感包裹起来。
侯导的孤独感则来自于商业电影包裹下,他所坚持的艺术片之路的狭小。
冯小刚、陈凯歌等导演逐渐向美国好莱坞的成功商业电影靠拢,并以自己炒作电影资金为荣的时候,踽踽独行的侯孝贤,不惜用重大的资金成本追求真实、还原所拍摄的时代背景里的全貌,以及不畏惧失去追求故事性的观众们对反戏剧、反英雄、反主角叙事下,慢悠悠的叙事节奏反感而失去这些人的票房,也要追求自己所坚持的艺术类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