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部依据自己坚持的信念而成的电影,直接成了侯导自己言志的媒介。
他曲高和寡的孤独,也许会淹没在一群为商业电影在票房金钱上成功的欢呼声里,但他的坚持,却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闪烁点,成为后来年轻导演们引颈而前的标志。
当侯导的长镜头对准自己游离在世俗商业电影成功的人群外时,哪怕只有少数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背影,那么,他的孤独也一定能被传递、被理解以及被看到。
影片的最后,依旧是侯导的定点长镜头。聂隐娘几个人从镜头的右侧向左侧走远,直到不见踪迹,凄厉孤冷的古乐响起,像是给这行人送行。人已经看不见了,镜头却还是不动。
也不知道是不是侯导在向观众们“明志”着,说哪怕镜头里的人物走远,观众离席,自己就如自己手中的镜头,依旧会驻守自己心中的中国传统文艺之路?
本文由简安观影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