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朝民族史书《皇清职贡图》记载,赫哲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江河湖沼,那里地广人稀,多崇山峻岭、丛木葱郁,茂密的山林中动物出没,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以渔业为主、猎业为辅的生活方式。史书中的插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赫哲族人捕鱼、狩猎的场景,以及他们基本的生活习惯,文字写道:“男以桦皮为帽,冬则貂帽狐裘。妇女帽如兜鍪,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如今的赫哲族人中还流传着一句民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赫哲族以兽皮、鱼皮为材料,将它们经过一系列熟皮、揉搓的处理后,制成柔软的制衣材料,再经由裁剪、缝制,即可将这些自然的馈赠化为日常衣物。《皇清职贡图》中有一幅图画:一位赫哲族妇女正高举着木斧,不停地捶制着鱼皮,身边还摆放了数张刚剥下来的鱼皮。古籍《山海经》第九卷《海外东经》中也有过类似“玄股之国,在其(黑齿)北,其为人衣鱼食鸥”的记载,由此证明了赫哲族穿鱼皮来源已久,制衣工艺更为悠久。赫哲族的鱼皮衣穿上后冬暖夏凉,轻薄有弹性,冬季上山狩猎时,他们还会将鱼皮衣穿于内,外披兽衣,即可保暖,捕猎时无往不利。
图片来源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古老的过去,赫哲族以鱼皮制衣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简陋,寻常能用来做衣服的面料在当地难以获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交通便利、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赫哲族人已经逐渐从原本的渔猎生活方式中走出,如今以半渔半农和务商为主。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变,让原先靠捕鱼、剥鱼皮、熟皮等花上一个月且需要数十张鱼皮制衣的方式不再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艺,于是通晓鱼皮衣制作工艺的手艺人也越发稀少。
尤文凤,今年80岁,是一位赫哲族鱼皮衣的传承人,如今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早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母亲尤翠玉是新中国解放时最后一位会制鱼皮衣的赫哲族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尤文凤
图片来源
黑龙江省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2岁时,尤文凤开始跟着母亲学剥鱼皮,“年纪小的时候,就只能帮母亲剥鱼皮,一开始连鱼皮都剥不好。鱼皮如果剥得不平整,再往上钉,鱼皮面就会不平整,不好看。所以最早的时候,剥鱼皮的工作都是我父亲和母亲做的。”
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了几套尤翠玉制作的鱼皮衣,博物馆的素材库页面介绍了鱼皮衣是“赫哲民族最具特色和标识性的服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有意识地在推广保护性发掘各地的民间文化的工作。时任博物馆馆长收藏到了一件鱼皮衣,大感惊喜,于是北上前往寻找鱼皮衣手工艺人,百转千回中,寻访到了尤翠玉,请她制作了一件鱼皮衣,在收到成品后,时任博物馆馆长对鱼皮衣的工艺大加赞赏,认为这门手艺集中表现了赫哲族人游猎民族的独特文化气息,希望尤翠玉一定要将制鱼皮衣的手艺传承下去。因为鱼皮衣成本高,制作费时,当时的尤翠玉已经很少制作鱼皮衣,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尤文凤继承了鱼皮衣的制作工艺。
鱼皮制作工艺在赫哲族世代相传,已流传了千年,曾经的赫哲族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天养命的环境中,以勤劳智慧自给自足。尤文凤形容赫哲族是一个具有“挣扎力”的民族,千年以前还生活在原始社会状态中的赫哲族人,十分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因此才会在食用完动物后,物尽其用,将它们的每一寸都要虔心地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