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粘度( ηb)是衡量血液流动学性的指标,粘度越小表示流动性越好。全血粘度的测定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及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化验单解读
- 血液在血管内稳态流动时是分液层的,每层流速均不相同,越靠近血管中心流速越快,反之越慢,液层附着在管壁上时,流速为零。
- 血液的这种流动性质称为层流。血液在流动中,不同层流之间存在摩擦力,这种摩擦力的方向一般是沿液层面的切线,这种力可以使流动时的血液变形,因此叫做切变力(又叫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切变力叫做切应变力,又称切应力。
- 在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流速不同,两层间速度差叫速度梯度,又称切变速度,简称切变率(单位:秒 -1,即s-1),并分为高切变率(范围200s-1),中切变率(40~50s-1)和低切变率(<10s-1)。
- 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内磨擦或流动阻力的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故全血粘度的报告单上一般显示血液高、中、低切变率下的粘度。
二、全血粘度的参考值
全血粘度会根据不同性别稍有差异。参考值如下:
(1)单位200 s-1 男性 3.84—5.30mPa.s
女性 3.39—4.41mPa.s
(2)单位40~50 s-1 男性 4.94—6.99m Pa.s
女性 4.16—5.62mPa.s
(3)单位<10 s-1 男性 8.80—16.05m Pa.s
女性 6.56—11.9mPa.s
其中不同切变率下的粘度值分别大致代表意义如下:
- 高切粘度值相当于血液在大动脉中的流动速度, 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 血管壁硬化、粗糙。
- 中切粘度值相当于血液在中动脉中的流动速度,反映全血低切粘度到高切粘度变化的一个过渡点。
- 低切粘度值相当于血液在微动脉中的流动速度,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三、临床意义
全血粘度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 血浆蛋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粘度增高,进而使全血粘度增高;
- 红细胞数量增多,如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液粘度的增高;
- 红细胞质异常,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病为心肌梗塞、冠心病;
- 其他,如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四、主要表现
临床症状的出现随血液粘度的程度有关,程度越高,出现的症状越严重,也会随着血液粘液程度的下降而缓解。
- 轻、中度血液粘度时:早上头目昏沉,中午不睡觉容易犯困,到了夜晚情况会好转;疲惫、过于劳累时会胸闷气短,或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容易乏力、腹胀、反酸欲吐、听力下降,失眠健忘;情绪不稳,易烦躁不安。
- 重度血液粘度时:易引发头胀痛、昏沉、视物旋转、耳鸣、失语、肢体麻木、中风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当检查发现血浆粘度、血细胞压(比)积、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细胞等指标异常、或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述症状时,应给与必要的重视,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寻找到病因,积极治疗,在生活上干预,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