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从第一位古人类看向浩瀚的天空开始,人类文明就踏上了追寻宇宙奥义的道路。
在这条曲折且又漫长的认知道路上,诞生了无数的天文学大家,也延伸出了不少研学事件,尤其是宗教的制裁和迫害,差点使天文学走向了毁灭。
最早的天体认知:地平说事实上,最初人类对于宇宙天体的认知是十分局限,且极为不科学的,因为大多数古文明都认为,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平面体,而非一个球体。
比如在古印度文明中,印度人就提出地球是一个被大象托着的圆盘,这意味着,天体之所以会发生运动,其实质是大象在运动,这才让我们感觉到了地球本身的变化。
至于为什么非得是大象,而不是其他的生物和物体,这主要源于印度对象神的崇拜。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古印度最早的天体认知和宗教是存在关联性的。
除此之外,另一个古文明埃及则认为,地球是一个被水圈包围的扁盘,就好似今日人们常见的装饰品“雪花球”一样。
这种认知在现代人听来,确实有着几分“离谱”的味道,但在古埃及人的认知中,它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
因为当时的人认为,地球是存在降雨的,这意味着,地球的外围势必有水的存在,否则哪来的雨水?其次,埃及所处的地区十分平坦,这让埃及人认为地球就是一个庞大的平原。
最后,埃及人善于用圆盘来进行绘画记事,所以在对地球的形态进行阐述时,他们就将这一带有民族化与艺术化因素加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地球认知。
与之相似的,还有古巴比伦人对地球的描述:“一个海水包围的方形棋盘”,这其实也是融合了民族文化和气象的标准表述。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提出我国古代所讲的“天圆地方”,认为古中国也是地平说的坚定拥护文明。
但需要注意的是,“天圆地方”这个词表达的并不是地平概念,而是阴阳家的哲学理念,即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其中阐述的是“动静相补,阴阳平衡”的思维。
而且,春秋末年的著名儒学大家曾子,也曾就此说道:“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
这句话用白话文解释,就是指:如果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地面四方的角就难以完全遮掩了。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古中国对天体的研究是极为简洁的,具体就是区分为模型概念、哲学概念,以及一个气象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