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已经习惯性地认为第一小提琴是管弦乐队的首席,也自然认为(音域高而突出的)旋律性乐器主导音域走向。但在巴洛克时代,乐队首席却是低音部演奏家,别忘了它的典型乐器——管风琴。管风琴用脚(踩键盘)来铸造低音基石,上方的双手创造音乐旋律。这个时代在旋律和伴奏的意义上与现代人的感觉很接近,但“低音引导”的概念却离我们的认知很远。这里推荐卡萨尔斯指挥的巴赫《第一号管弦乐组曲》(索尼唱片)。低音提琴引出起伏有力的音乐,让听众仿佛有超脱“个体”、被某种巨大背景包裹的感觉——这在如今以旋律为主体的音乐中绝对无法感受到。
什么是协奏曲曾经,若斯坎的无伴奏合唱曲的平衡之美,几乎代表了整个文艺复兴音乐的特点。它在声乐上避免冲突,追求完美的融合与流畅感,因此连乐器都不使用。而且文艺复兴的合唱所有声部都使用同样的歌词和旋律,把那些发生对比冲撞的因素都谨慎排除在外。因此这种平衡美占据了支配位置后,就失去了“动”的原力。要表现推动力,就必须在某处打破这种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形成对比,就有了推动力。
进入巴洛克音乐时期,协奏曲和通奏低音并列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音乐样式特征。十五世纪后半叶,威尼斯乐派最早将对比产生的感染力运用到音乐上,比如给无伴奏宗教合唱曲配上器乐伴奏。“协奏曲”这个名字最早始于安德烈·加布利埃里和乔万尼·加布利埃里,他们把这种由器乐伴奏的宗教合唱曲称之为协奏曲。协奏曲在这个时期的含义是相对于无伴奏合唱音乐的均衡性而言的——器乐与合唱在竞争中调和。协奏曲的词源“Concertare”在拉丁语中有“竞争”的意思,在意大利语中则意味“使其协调”。所以协奏曲就是一种竞奏曲,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大量的器乐协奏曲被创作出来。
虽然巴洛克是协奏曲的时代,但并不单纯意味着在这个时代仅仅诞生了大量的协奏曲。更重要的是,在协奏曲之外,几乎所有题材的巴洛克音乐都是根据协奏的原理而创作,即用几种音源来表现音色、音量或是乐思上的不同,从而产生对比和竞奏。例如声乐作品中人声和器乐的对比;重唱声部中和声声部的对比;三重奏奏鸣曲这种带有伴奏的器乐作品中,独奏乐器和伴奏乐器的对比;协奏曲中独奏和乐队的对比。尤其是在巴洛克时代流行的大协奏曲中,独奏部多用弱奏而乐队多用强奏。所以不仅是音色,音量在对比中也起重要作用。
羽管键琴
大协奏曲是包含多名独奏者的协奏曲。科莱里留下了许多这种题材的作品;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的第二首、第四首和第五首都是该类型的典范:其中第二首的独奏部分是小号、长笛、双簧管和小提琴;第四首是两支长笛和小提琴;第五首是长笛、小提琴和羽管键琴。在音量对比方面,不要忘记有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和《哥德堡变奏曲》,它们是专门为双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的(双键盘的一组为强音,另一种为弱音。)
我们现代人听惯了晚期浪漫主义过于戏剧化的音乐,即便在理论上知道巴洛克是一个协奏曲和对比的时代,大概也没有感官上的认识。因为那并不是什么强烈的对比,在很多人听来只是让人心身愉悦的潺潺流动。但巴洛克毕竟是最早将对比作为音乐结构重要理论的时代。乔万尼·加布利埃里在《圣乐交响曲》(1597)中的《弱声与强声奏鸣曲》上,最早在乐谱中标明了强弱记号,这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为一直以来的均衡乐音带入了对比性的戏剧元素,后来在晚期浪漫主义中达到巅峰的戏剧化音乐也是由此为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