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梨花开满了天涯,河上漂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俊俏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每到5月9日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中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歌声便会刷爆网络。
而他们的保留曲目,总是这首《喀秋莎》。
1938年,作曲家勃兰切尔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谱曲写成《喀秋莎》。
彼时,这首歌并没流行开来,而是在2年后苏联卫国战争中,伴随着苏联军民硝烟战火和英勇抵抗,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甚至也成了中俄共通的文化符号。
这位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大约也不会想到,自己对离开故乡、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凝成了不朽的史诗。
可为何众多苏联金曲中,解放军唯独选了这首喀秋莎?为何不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其根本原因不在俄罗斯,而在中国。
喀秋莎因卫国战争,成为苏联及俄罗斯的时代印记;喀秋莎也因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和抗美援朝,成为了中国的时代印记。
喀秋莎是战斗精神的象征,也是战争年代的记忆,更是共产主义的信仰印记。
从十月革命以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便与苏联紧紧扭结在一起。
对于在中苏友好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红军战士、解放军战士来说,喀秋莎那纯情的歌声,温暖了抱着冰冷武器、卧在寒冷战壕里的他们。
小米加步枪的红军战士,将之视为家国温情的象征,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承载。
某种程度来说,对老一辈革命战士,喀秋莎等,已成为苏联的象征、共产主义信仰的象征。
这种情感连接,赋予了喀秋莎这首歌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但其不可取代性,还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负一层武器展厅里,一辆绿色的吉斯151运载车静静矗立着。
车顶架设的滑轨上挂载着数枚火箭弹。而这些火箭弹,便是名扬天下的BM-13型火箭炮,也即“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不止是一首歌,还是一种武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王牌武器。
该火箭炮是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的。
由于“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该厂把“K”字打印在炮车上。战士们看到炮架上的“K”字,联想到正流行的《喀秋莎》歌曲,便给该炮取名“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弹在1941年亮相于二战战场,苏军用“喀秋莎”,瞬间把德军列车和火车站打成废墟。
德军一度称其为“斯大林的管风琴”、“魔鬼火炮”。
1年后,喀秋莎火箭炮成了德军永久的噩梦——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以多门“喀秋莎”火箭炮与德军炮兵对射,把德军火炮打成了“哑巴”。
1945年,苏军开入柏林时,满天呼啸的喀秋莎火箭炮声,成了纳粹德国的丧钟。
5年后,新的霸权主义国家——美国,将在朝鲜狠狠地吃到喀秋莎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