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当第四次战役打响时,志愿军迎来了苏联援助的“喀秋莎”火箭炮。
志愿军将120门火箭炮配备给炮兵21师,下辖5个团。1951年9月1日,夜幕降临,炮兵21师203团秘密抵达发射阵地,蓄势待发。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24门火箭炮同时开火,瞬间道道火龙冲入美军阵地。活下来的美军惊诧地报告:“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一战成名!
喀秋莎成了美军的噩梦,也就此烙进了志愿军战士心中。
1951年10月初,47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再度登场,与之对垒的是当时号称美军“王牌中的王牌”的美骑兵1师。
47军采用引蛇出洞的计策,诱使美骑兵1师出击,其后,47军202团“喀秋莎”火箭炮发动齐射,炸死美军800余人,并一举夺回添木洞阵地。
美军的噩梦还没结束。接下来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和喀秋莎,将让他们尝到地狱的滋味。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美军第8集团军集中300门大炮、40架飞机和120辆坦克,向上甘岭地区五圣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动了攻击。
在志愿军阵地上,平均每秒钟落炮弹6发,终日落弹达30万余发。
4时30分,美军以7个营的兵力,在飞机和火炮、坦克的支援下,分6路向我所据两高地发起猛烈进攻。
上甘岭战役由此打响。
10月19日,209团接到命令:今晚全团投入上甘岭战斗。当天下午,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分头奔向发射阵地。
悄无声息地出军,恰如死神的脚步。
当日夜,无数拖着红色尾巴的火箭弹,掠空而过,把上甘岭照得如朝霞齐飞。
接着,又是第二轮齐射,飞出的火箭弹连成一片火海,倾泻到美韩军阵地上。
只用13分钟,便摧毁了美韩联军的防御设施,歼敌数百人。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战役。
在仅3.7平方千米的狭小地域内,志愿军与美韩军共投入了10万兵力,反复争夺了43天,最后,志愿军守住了阵地。这其中,喀秋莎功不可没。
其后,志愿军总部授予21师209团“百花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奖旗一面。
这里所说的百花齐放,便是指喀秋莎火箭炮发出的“百花”。
此后,志愿军将士称呼“喀秋莎”火箭炮为“炮兵之王”。
当时,“喀秋莎”火箭炮及其所属部队的车号是“84”。志愿军其他部队一见“84”车号,便主动让路,鼓掌欢迎。
1958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军械部协调了一台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喀秋莎”火箭炮,移交给军事博物馆,自此喀秋莎成为了永恒的印记。
“喀秋莎”这个名字,连同火箭炮的呼啸声、轻柔的歌曲声,永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记忆。
这才是我们在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式上,歌唱这首歌的原因。
我们歌唱这首歌,真正所纪念与缅怀的,是满怀保家卫国意志的解放军,是朝鲜战场上那群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