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最早可以溯源至《诗经·邶风·绿衣》。纵观三千年诗史,无数的诗人墨客,怀着对亲人的思念与悲痛,写下了大量的悼亡诗篇。
当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要数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晚唐诗人李商隐,灵心善感,身世坎坷,生平最擅长写伤感情诗。近代学者黄世中认为,自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王氏去世后的七年间,李商隐共计创作了“悼亡诗”30余首。
这些悼亡诗,将李商隐的丧妻之痛,与他的自哀、自怜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悼亡诗的悲剧感染力。同时也为后世“悼亡词”的创作,提供了示范。
李商隐的婚姻状况,与元稹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曾经娶了“谢公最小偏怜女”,也都曾因为自己的落泊,拖累了妻子。不过二人丧妻之后的结局,却不太一样。
总体上来说,元稹在与韦丛的那段婚姻中,是得到了实惠的,并且妻子亡故以后,他很快又再娶了,所以这段婚姻并未让元稹受到影响。
不过李商隐的婚姻,却是造成他后半生悲剧的导火索。然而他对妻子王氏却是自始至终,都保持了坚贞如一。
李商隐写的悼亡诗,形式多样,既有古诗《房中曲》,又有七律《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五绝《悼伤后赴蜀东辟至散关遇雪》等等。
在这些悼亡诗当中,甚至还包含了“李商隐诗歌中的巴赫猜想”——《锦瑟》。不过在这些诗中,写得最为通俗的,当数七绝《暮秋独游曲江》。
《暮秋独游曲江》这首诗写于李商隐四十四岁,丧妻四年之后。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表达出来的情感真挚、格调凄惋,也让这首诗可与元稹、苏轼的悼亡诗词比肩。
一、《暮秋独游曲江》赏析《暮秋独游曲江》——唐·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白话翻译:
红荷、绿叶在春天初生之时,便已经埋下了隐隐的忧患。待到秋天花叶枯萎,无尽的惆怅与怨恨,就“结成”了果实。
我深深地知道,只要肉体不会消亡,我对她的思念之情就会长存于天地之间。而此时,我只能伤感地站在江畔,倾听江水东去,发出的无尽悲音。
想要正确地理解并感受出这首七绝当中的悲凉,不得不提到李商隐诗中“荷叶”的象征。早年李商隐成婚之时,曾经给妻子写过一首七古《赠荷花》。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把自己比成了绿叶,把妻子王氏比成了荷花。以“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诗句,赞颂彼此真心相爱,不染尘埃。
李商隐希望二人的爱情能够“此花此叶常相映”,莫作“翠减红衰愁*人”。然而,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就在他们婚后的第十四年,王氏就病逝了。
《暮秋独游曲江》的第一句提到“春恨生”,第二句里又提到了“秋恨成”。那么,这里的“恨”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李商隐二十七岁时应试落第,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家当了幕僚。后者仰慕他的才华,于是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他做妻子,这和元稹娶韦丛的情况非常相似。
但是李商隐的运气就不如元稹那么好了,因为在结识王氏之前,李商隐曾经受过“牛党”中人令狐楚、令狐绹父子的接济,而他的岳父王茂元却是“李党”中人。
所以李商隐在结婚之后,不断遭到“牛党”打压、排挤,“终生沉沦下僚”。《暮秋独游曲江》中提到的“恨”,正是与这段婚姻以及在政治上遭到打压有关。
李商隐和王氏二人的婚姻,是他们彼此后半生不幸的开始。这场不幸持续了十四年,到了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终于“秋恨成”,结出了“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