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新加了两口鱼缸,所以鸫龟先生曾发布过几篇鱼缸开缸方面的文章或微头条,几乎在每一内容前面,都有一句友情提示:“冬季容易发生水霉病,不适合折腾鱼和鱼缸”。为何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冬季的鱼缸里,特别是冷水鱼缸里,有一个现象特别令人头疼,那就是鱼动辄就长白毛,甚至出现死亡,这种现象即为鱼水霉病。
一条长白毛(水霉病)的食蚊鱼
虽然水霉病并非不治之症,但如果发现不及时,也极有可能造成鱼死亡,甚至因此而整缸团灭。截止到目前的两个多月时间内,鸫龟先生野采的原生鱼,至少已经出现过三四拨水霉病了。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上周,刚刚造成一条食蚊鱼死亡。由此可见,水霉病在冬季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那么在冬季折腾鱼和鱼缸,为何这么容易就发生水霉病呢?鱼患上水霉病以后,又要如何去防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供感兴趣及对此有困扰的朋友们参考。
一、冬季少折腾鱼和鱼缸,当心带来水霉病造成冬季鱼爱长白毛的原因是水霉菌,在全球各地淡水和湿润土壤中广泛存在。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影响我国淡水生物的水霉菌,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在自然界中,水霉菌是一种腐生性微生物,主要寄生于水中动植物尸体上,部分菌种也可在水生动物伤口和腐烂的鱼卵上寄生。
水霉菌通过菌丝体(丝状体)吸收营养,供自身生长发育,以孢子的形式在水中进行传播繁殖。值得一提的是,水霉菌的孢子带有鞭毛,可以在水中游动。在鱼体表面出现伤口(如掉鳞、粘膜破坏等),特别是因组织坏死而出现腐肉时,游动孢子就会乘机寄生上去,在伤口部位着生出菌丝。这些菌丝像树根一样,扎在鱼体皮肤中,向着肌肉深处生长,疯狂吸取营养,迅速生长,然后再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去感染其他受伤的鱼。
霉菌的菌丝(丝状体)及孢子
水霉菌感染初期,菌丝主要向内生长(称为内菌丝),深入伤口的肌肉中,因此肉眼看不到鱼有明显变化。随着菌丝不断增生,分泌出蛋白分解酶,分解鱼肌肉中的蛋白质,作为自身生长的营养。之后吸收了鱼体大量营养物质的菌丝,开始向外生长,在伤口周围形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外菌丝(俗称白毛)。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也就到了水霉病的中晚期了。菌丝和鱼伤口组织粘连在一起,鱼体组织进一步坏死,造成鱼游动失常,食欲不振或拒食,身体消瘦,最终可能会因衰竭而死亡。因此,水霉病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可以显著减少死亡率;真到了肉眼可见的大量白毛阶段,鱼死亡率还是相当高的,特别是体型小的鱼。
小型鱼更容易因感染水霉菌而死亡(图中为食蚊鱼)
水霉菌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需要同时具备低温和鱼体受伤两个条件才能发生水霉病。研究发现,尽管水霉菌在5-26℃范围内都可生存,但13-18℃是其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水温在26℃以上较少发生。一般水温在15℃左右,从感染到长出肉眼可见的棉絮状菌丝体,只要3-5天,蔓延速度非常快。
冬季水温符合水霉病爆发的低温条件,之所以不提倡折腾鱼和鱼缸,是因为此举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促进水霉病的发生:
(1)容易造成鱼体受伤,增加感染几率
冬季折腾鱼和鱼缸,在鱼捞入捞出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鱼鳞掉落、体表粘膜破坏等问题,增大了感染水霉菌的几率。同时冬季也不适合入新鱼,无论是购买,还是野采,都会涉及到鱼捕捞、运输、转缸等一系列问题,容易造成鱼体受伤,进而感染水霉病。
以鸫龟先生为例,所养的鱼都是野采的。在鱼捕捞、放入鱼桶、带鱼回家、鱼过水及最终入缸等环节,稍有不慎,都有造成鱼受伤的可能。从深秋至今,已经先后有虾虎鱼、麦穗鱼、食蚊鱼以及黑壳虾等多条鱼虾因水霉病而死亡。但同样是鱼体受伤,在夏季就不会出现水霉病。因此,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不出去野采了。偶尔出去,也是野采小虾为主,因为有外壳保护,小虾不容易受伤,也就很难患水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