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越南,捕鱼场景
最后,巴沙鱼还沿袭了鲇鱼家族的强大抗逆性,虽然不至于像亲戚清道夫那样能够在下水道、粪坑中求生,但较其他养殖鱼更耐低氧和高密度,且鱼病发生也少。
这里也顺便辟个谣,虽然包括巴沙鱼在内的鲇鱼,确实能在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存活,但存活≠能吃,恶劣环境生长的鱼,大概率是一身病更没啥肉,根本就达不到走上餐桌的标准,更何况市场监管也有相应标准规定。
因此,所谓的粪坑养鲇鱼真的是冤枉鱼也冤枉人,餐桌上的鲇鱼,绝对都是在好水好饲料下养出来的好鲇鱼,请你放心吃。
鲶鱼易存活,但要能吃、好吃,还需要好好养殖才行
巴沙鱼最大的坚持,是它来自湄公河的骄傲:巴沙鱼在20~32℃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一旦低于16℃就绝食,低于10℃更实惠直接冻伤、冻死。
巴沙鱼是群集性鱼,因此和大量同类蜗居一个鱼塘也行。在池塘水源充足的情况,每亩鱼塘能够放养巴沙鱼苗达9000尾。而且巴沙鱼们在高密度养殖下也能大口干饭,产量相当喜人:越南的巴沙鱼亩产量能达到1.5万~2万kg,远高于亩产539kg的草鱼和亩产2500~5000kg的黑鱼。
说到这里,把巴沙鱼成本压得这么低的最大功臣出现了——他就是曾经全球最大的巴沙鱼养殖国,越南。
2020年10月,印度尼西亚, 沿河而居住的村民利用罗非鱼的群集特点,发展养殖旅游景点
1997年5月,巴沙鱼在越南繁育成功,越南开始湄公河三角洲大力发展巴沙鱼养殖加工出口的一条龙产业。
迸流不息的湄公河,为越南的巴沙鱼养殖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越南的巴沙鱼亩产高达2万kg,并且可以做到不增氧、不用药,依靠着湄公河自然的涨退潮还能完成池塘的每日换水工程。
名义上是人工养殖,实际上主要靠湄公河。
2018年1月13日,越南芹苴市,湄公河边的水上人家
越南巴沙鱼的出塘成本可以低至3~4元/500g,即使算上关税、商品包装等一系列的成本,依然能将商品价格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靠着低价策略,越南巴沙鱼快速占领了全球市场。1997年,越南刚开始养殖巴沙鱼的时候出口量只有几百吨,到了2002年,仅出口到美国市场的规模就达到了1479.71万吨。
1998年到2015年的十多年间,巴沙鱼已经成为了越南的出口战略性产品。2013年越南巴沙鱼出口大幅度滑落,机智的越南马上就转头开始开发中国市场,遇上国内快速发展的连锁餐饮业,两者一拍即合,造就了了国内风靡一时的巴沙鱼大潮。
近年来,我们吃到的巴沙鱼已经不全是来自越南了。
2008年,巴沙鱼就在中国成功繁育了,在两广地区以及海南等与湄公河气候类似的地区,也开展了规模化的养殖。尽管国内养殖的成本相对越南稍高,但它们依然延续着之前的传统——高品质、低价格。
————
便宜的巴沙鱼能吃吗
综上所述,虽然巴沙鱼的价格便宜得吓人,但是人家的便宜也是有理有据的。所以,放心吃,没问题。
当然,便宜难免也会有一些小小的问题。
首先是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保持鱼肉中的含量量。巴沙鱼排往往会在使用含有磷酸盐的食品保水剂侵泡后再包冰衣。这种保水剂虽然能保证鱼肉的含水量,但是也造就了巴沙鱼这个水汪汪软绵绵,基本没啥肉纤维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