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不穿”。
第一种,贴身紧身的化纤衣服。
很多人喜欢穿那种光滑亮丽的衣服,觉得轻便好看,不容易皱。但你可能没注意到,这些化纤材质的衣服透气性差,尤其在清明这种忽冷忽热的天气里,早上冷你就穿着它保暖,中午热又出汗,它不吸汗,结果汗水粘在身上,冷风一吹,立马诱发风寒。
这种“捂出来的病”往往是最难缠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突发。
第二种,半季不清的“春秋混搭”衣。
清明时节,很多人喜欢穿春秋两季的旧衣服出来“凑合”,但问题来了,这种衣服往往不适合现在的气温。比如春天的薄外套,到了清明穿着刚好,到了下午却太热;秋天的厚毛衣,早上穿着舒服,到了中午却闷得不行。
结果就是一天下来,冷热交替,汗湿又冷风吹,身体反复刺激,免疫力说垮就垮。
接下来,说说“常吃”,这才是你稳住健康的关键。
第一样,每天来点“粗”,也就是粗粮。
可别再天天白米白面一锅粥,听着养胃,实则升糖快、升脂快。尤其是中老年人,本身代谢慢,肠道蠕动也差,长期吃精细主食,血糖血脂双升,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就找上门了。
推荐你每天至少吃一顿杂粮饭,比如糙米、燕麦、荞麦、小米混合煮,既能延缓血糖上升,又能增加膳食纤维,帮你清清肠道,稳稳血脂。
第二样,多吃“绿”,不光是蔬菜,更是深绿叶子菜。
像苋菜、油菜、菠菜、芥蓝这些,看着不起眼,实则含有丰富的叶酸、钾、镁、维生素K,这些都是保护血管、预防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的关键营养素。研究显示,每天吃够300克绿叶菜,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尤其是清明前后,正是这些菜的应季时节,新鲜便宜,正该多吃。
第三样,别忘了“豆”,尤其是黄豆和黑豆。很多人怕豆类“胀气”,干脆就不吃了,其实那是你没泡好、没煮透。
豆类富含植物蛋白,是中老年人补蛋白的不二之选。比起红烧肉、牛羊肉,豆腐、豆浆、豆腐干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不含胆固醇。
你可以每天早上来一杯温豆浆,晚上炖个豆腐汤,既养胃又养心。
重点来了,“事不做”,这才是决定你能不能平稳过清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