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717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虞大雅,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义乌60后大叔。
别看我是一个小个子60后,我的体魄比一般年轻人要更为强健,这全都靠我的一个法宝就是坚持赤脚跑步。
什么?没听说过?不可思议?是的,其实好多人也发表了疑虑,认为我只是为了博眼球而选择赤脚跑,笃定我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事实恰巧相反,赤脚跑我不仅没有放弃还坚持了5年了,跑上万公里。
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当初决定赤脚跑步竟是为了省洗衣粉,让媳妇少刷鞋。
(2020年扛旗跑义马)
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浙江义乌人,人们都说世界商品看义乌,是因为它是“中国小商品城”。
而义乌商品看廿三里,因为廿三里是最早鸡毛换糖行当的发源地。这个最早可追溯到明末,那些货郎走街串巷叫卖自制糖果糕点,有人想买就用鸡毛换取,这就是鸡毛换糖的最早由来。
这样的形式到了道光年间已经成了一个组织叫敲糖帮,而这些敲糖人就是现在义乌小商品城的发起人。他们活跃在廿三里的大街小巷,老镇上有个不大的“拨浪鼓广场”里一组“鸡毛换糖”的雕塑正是讲述了这段历史。
这样的传统生意经在义乌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一代传一代。在我成长的那些岁月里,也见识到了义乌的迅速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义乌侬在义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鸡毛换糖”雕塑在义乌都能看到)
只是我的童年时期还在廿三里乡下,并未感受到商业气息带来的变化,主要还是深刻体会到农家人做农活的辛苦。
我的父母育有3个儿子,我上有2个哥哥,他们和我的年龄相差较大,大哥比我大11岁。当年中考他是义东区第一名,如此好的成绩却因令人痛心的原因读不了。
二哥在老家读完书就出门打工,家里只剩我一个劳动力帮助父母干活。80年代初的农村还是生产队分配工作,我们家分了6头猪,妈妈会安排我每天去割猪草,割完就去上学。
小时候最快乐的就是割猪草,同行的小伙伴多每天可以一起。当时没钱买新的鞋,经常是鞋打湿了没多余的鞋子就会光脚走山路。刚开始会有划伤爸爸给我做了一双草鞋,但下雨大了还是会伤脚,干脆就让脚去适应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