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作者收集了几个汉字,说文解字注15篇上主要内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4 16:53:46

比如"瘨",即现在的"癫"字。许慎说,瘨,病也。颜师古注曰:"失据而倒也"。马王推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房》有"瘨疾",亦作"颠疾",是腿脚不灵便之疾。

但是,许慎又说:瘨,"一曰腹胀"。这是与四卷"肉部"的"䐜(chen)"字相关的。《黄帝内经.素问》说:"浊气在上,则生䐜。"《注》曰:"䐜,胀起也。"

比如"瘛(chi)",《说文》曰:瘛,"小儿瘛瘲(zong),病也。"这是小儿手足抽搐之症,就是现在俗话说的"抽风"。《五十二病方》中,有"婴儿瘛"的症状和治疗药方。

比如"瘧",许慎说:瘧,"寒热休作病。"段玉裁注:"谓寒与热一休一作相代也。""此疾先寒后热。《周礼》曰,秋时有瘧寒疾。"

比如"㾺(ma)",《说文》曰:"目病。一曰恶气箸身也。一曰蚀创。""㾺"是三种病——目疾,《五十二病方》有去㾺疣方,㾺疣很可能属于俗话说的"针眼"或"麦粒肿"一类疾病;后面两种,很可能都属于现在所说的"麻风病"症状。

说文解字作者收集了几个汉字,说文解字注15篇上主要内容(5)

比如"痹",许慎说,痹,"湿病也。"《素问》有"痹论",还有"痿论",属"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现在中医所说的"痹症",基本仍然是这样的解释。

比如"疝",《说文》曰,疝,"腹痛也。"段玉裁说,是指气下而引起的小腹急痛。《黄帝内经.色诊》对此症有详细描述及治疗方法。

比如"疸",许慎说,疸,"黄病也。"《素问》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黄疸。"

比如"瘣(hui)"、"瘤"、"痤"、"癰(yong)"、"瘃(zhu)"等,都是"肿症",但有小肿、大肿、外肿、寒肿之区别。《五十二病方》里的"肿囊篇"和"痈篇",分别症状,各有诊断及疗方。

《说文》中"疒"部,一0二个字,讲到了不下七十种疾病。

除了"疒"部,《说文》里,还收集了很多与人的身体、内脏、脉络和草药、砭石、针灸等等方面的文字。

比如,四卷《肉部》的"膏"字和"肓"字。其曰:"膏,肥也。"又说:"肓,心下鬲上也。"还说:"膜,肉间胲膜也。"

说文解字作者收集了几个汉字,说文解字注15篇上主要内容(6)

《左传.成公十年》载晋侯之病:"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这就是成语"病入膏肓"之出处。

"膏",指心脏脂肪;"肓",指横膈膜上的薄膜。"膏肓",就是心脏之下,横膈膜之上那个位置。

《素问》曰:"肓之原在臍下。"《素问》还说到"膻(dan)中"的功能。所谓"膻中",亦指心脏之下的横膈膜。

段玉裁注曰:"析言之,鬲上肓,肓上膏,膏上心。贾逵、杜预皆曰,肓,鬲也,统言之。"

北宋王惟一的《针灸图经》中,有"膏肓"一穴。

说文解字作者收集了几个汉字,说文解字注15篇上主要内容(7)

古代,认为"鬲",是人体内很重要的隔膜——鬲上的心肺为洁,鬲下的肠胃等为浊——"鬲"之作用,在于隔断浊气。

还如"臑(nao)"字,《说文》曰:"臑,臂羊矢也。"

段玉裁不理解这个解释,就将《说文》原文擅自修改为:"臑,臂。羊豕曰臑。"这是说,羊和猪的腿,称"臑"。

关于"臑"之含义,后世有过各种解释。

其实,按《素问.三部九候论》,手阳明大肠经有"臂臑穴",手阳明小肠经有"臑穴"。后来,才扩展到"股内廉近阴处曰羊矢"——腿上的羊矢穴是后来才"开发"的。

再如"脢(mei)"字,《说文》曰:"脢,背肉也。"三国时王肃说:"脢在背而夹脊。"脢,就是脊柱两边的肌肉。《说文》还说:"吕,脊骨也。象形。""吕"的同义字是"膂",有"膂力"一词。《诗》《书》,皆假借为"旅",所以,又可以说"旅力"。

《针灸图经》里,有很多"吕""膂""脢"的穴位,且是重要穴位。

说文解字作者收集了几个汉字,说文解字注15篇上主要内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