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6.许侍中、顾司空①俱作丞相从事,尔时已被遇,游宴集聚,略无不同。尝夜至丞相许戏,二人欢极。丞相便命使人入己帐眠。顾至晓回转,不得快熟;许上床便咍台大鼾②。丞相顾诸客曰:“此中亦难得眠处。”
【注释】
①许侍中:许璪(zǎo),生卒籍贯不详,字思文,任从事、侍中,官至吏部侍郎。顾司空:顾和死后被追赠司空。
②咍(hāi)台:打鼾声。
【翻译】
侍中许璪和司空顾和,当时都在王导手下做事,两人都很受王导赏识,凡是王导设宴、游玩、聚会都会邀请二人,没有差别对待。一次两人在王导家参加宴会,非常尽兴。丞相让两人睡到自己的床上。顾和很紧张,辗转难眠,不能适应。许璪倒是坦然,一睡下就开始打鼾。王导回头对其他宾客说:“这里是难得可以让人睡安稳的地方。”
【点评】
许璪更为豁达,睡得很香,当然也可能是喝多了。顾和为人谨慎小心,重视礼节,睡丞相的床毕竟觉得不合适,但也不好推辞,所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然,也可能是被许璪的鼾声吵得睡不着觉。
【原文】
17.庾太尉①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亮有大儿数岁,雅重之质,便自如此,人皆知是天性。温太真尝隐幔怛之,此儿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为此?”论者谓不减亮。苏峻时遇害。或云:“见阿恭②,知元规非假。”
【注释】
①庾太尉:庾亮。
②阿恭:庾亮大儿庾彬的小名。庾彬后于苏峻之乱中遇害。
【翻译】
太尉庾亮风流倜傥,伟岸英武,举止得体优雅,可是当时的人们都觉得他是装出来的。庾亮的大儿子庾彬当时才几岁,但从小就有一种优雅稳重的气质,天生如此,人们才明白这的确是天性使然。温峤曾经有一次藏在帷帐后面吓唬庾彬,结果这孩子一点没被吓到,神色自若,慢慢跪地,问说:“君侯为何要吓唬我呢?”众人评价,这小孩的气质不比他父亲庾亮逊色。可惜的是,庾彬在苏峻之乱时被叛军*害。有人说:“见到庾彬的气质,就知道庾亮的风雅不是装出来的。”
【点评】
庾亮也是当时出名的美男子。
【原文】
18.褚公①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微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②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吏云:“昨有一伧父③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
【注释】
①褚公:褚裒。
②沈充(?—约324):字士居,吴兴武康人,晋代官员。深得王敦器重。
③伧(cāng)父:骂人的话,意为粗鄙的人。江南人当时蔑称北方人为伧人。
【翻译】
褚裒从章安县令升任为太尉郗鉴的记室参军,此时的他早已声名在外,只是因为官职低,没什么人见过他。褚裒坐商船往东去,同几位原来的官吏一起投宿在钱唐亭。当时吴兴人沈充是钱唐县令,恰好接送客人经过这里,他等的客人到了之后,亭中小吏就赶褚裒出去,让他住在牛棚。当晚江水涨潮,沈充在外面散步,问问牛棚里住的是什么人。钱唐亭的小吏说:“昨天有个北方人来寄宿,因为有县令的贵客来,我就把他安置在这里了。”沈充喝了点酒,有些醉,就隔着老远喊道:“北方来的朋友,你想吃饼吗?贵姓啊?出来聊聊嘛!”褚裒拱手回应:“在下河南褚裒。”这些人早已听闻褚裒的大名,不禁大惊失色,不敢冒犯,于是便上前递上自己的名帖以示尊敬,随后又让人宰*牛羊,备好酒食好生接待,还当着褚裒的面鞭笞亭吏,想要弥补过错,表达惭愧。褚裒和沈充喝着酒,言谈之间神色自若,没有异样,似乎对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情绪。之后,这位县令就一直把褚裒送出自己管辖的县。
【点评】
褚裒年轻的时候已经很有名气,可谓声名冠于江南,人们一听说是褚裒,态度截然不同。褚裒宠辱不惊,确实有雅量。
【原文】
19.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②,因嫁女与焉。
【注释】
①郗太傅:郗鉴曾兼徐州刺史,镇守京口。
②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翻译】
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给王导递书信,请求他介绍一个好女婿给自己。王导告诉郗鉴的信使:“你去东厢房看看,那边的小伙子随意挑选。”这位门生回去之后对郗鉴说:“王家的诸位郎君都非常优秀,听说我是过来选您的女婿的,都非常矜持克制,只有一个小伙子躺在东边的床上袒胸露乳,如同不知道这件事。”郗鉴一听,说:“这个正好!”后来一打听,原来此人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点评】
成语“东床快婿”就是出自此,王羲之的这种表现显示了魏晋时期名士的一种潇洒不羁、心无旁骛的气度,故而郗鉴一听就认同了。
【原文】
20.过江初,拜官,舆饰供馔。羊曼①拜丹阳尹,客来蚤者,并得佳设。日晏渐罄,不复及精,随客早晚,不问贵贱。羊固②拜临海,竟日皆美供。虽晚至,亦获盛馔。时论以固之丰华,不如曼之真率。
【注释】
①羊曼(274—328):字祖延,泰山南城(今新泰市羊流)人,是太傅羊祜哥哥的孙子。
②羊固:生卒年不详。字道安,东晋泰山郡南城(今新泰市羊流)人。
【翻译】
晋室南迁初期,当时的文武百官就职之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都要请一次客,宴请宾朋。羊曼出任丹阳尹时,来得早的客人,可以吃到精美丰盛的食物,吃完了也不再补上,按照客人来得早晚不同而提供食物,而不按照身份的高低贵贱。同为羊氏一族的羊固出任临海太守时,无论早晚都安排了丰富精美的食物,就算到得晚,也能吃到上好的佳肴。不过当时的舆论评价,说羊固的宴请虽然华美精致,但不如羊曼率真。
【原文】
21.周仲智①饮酒醉,瞋目还面谓伯仁曰:“君才不如弟,而横得重名!”须臾,举蜡烛火掷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注释】
①周仲智:周嵩。
【翻译】
周嵩一次喝酒喝高了,瞪大眼睛扭头跟哥哥周说:“您的才能不如我呀,居然有这么大的名声!”随即,他举起有火的蜡烛扔到了哥哥身上,哥哥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小弟啊,你这是用火攻?这可是下策啊!”
【原文】
22.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有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翻译】
顾和最初担任扬州从事的时候,初一那天去拜谒上司,尚未入门,暂时在门外停车。此时周也恰好要去王导那边,刚好从顾和的车子旁路过,看到顾和在抓虱子,坦然自若,没有理会自己。周走过之后,忽然又返回,指着顾和的胸口问他:“你这里面装的都是什么呀?”顾和依旧抓着虱子,慢条斯理地道:“我这里面是难以揣测的高深之地。”周进门之后,对王导说:“你的属下之中,有一个人很有才,可以做尚书令或者仆射。”
【点评】
这段与王猛扪虱谈天下非常相似,都是名士对自己的自信。
【原文】
23.庾太尉与苏峻战,败,率左右十余人乘小船西奔。乱兵相剥掠,射,误中舵工,应弦而倒,举船上咸失色分散。亮不动容,徐曰:“此手那可使著贼!”众乃安。
【翻译】
庾亮与苏峻大战之后,一败涂地,带了十来个随从乘坐小船往西奔逃。苏峻手下的贼兵正在大肆抢掠,小船上的兵士于是射箭击*贼兵,不小心射中了船工,船工应弦而死,全船上下都很惶恐,面如土色,纷纷逃散。庾亮面不改色,徐徐道:“这样的手怎么能用来*贼人!”这才使众人安静下来。
【原文】
24.庾小征西①尝出未还。妇母阮,是刘万安②妻,与女上安陵城③楼上。俄顷翼归,策良马,盛舆卫。阮语女:“闻庾郎能骑,我何由得见?”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簿盘马,开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
【注释】
①庾小征西:庾亮曾任征西将军,他死后,弟弟庾翼也升任征西将军,所以这里称庾翼为小征西。
②刘万安:刘绥,生卒年不详,字万安,东晋高平(今山东巨野南)人,官至骠骑长史,“兖州八伯”之一。
③安陵城:今湖北安陆市北。
【翻译】
征西将军庾翼曾有次外出未归。他的岳母阮氏,是刘绥的妻子,和女儿一起上安陵城楼眺望。不久之后,她们看到了庾翼归来,只见他骑着好马,率领着声势浩大的车马护卫。阮氏就对女儿说:“听说你丈夫很会骑马,怎么能够让我看看呢?”庾翼的妻子就告诉庾翼这件事,于是庾翼就在道路上摆开阵势,骑着马开始盘旋,结果转了两圈,就从马上摔了下去。然而他始终神色自若,面不改色。
【点评】
本想让岳母欣赏一下骑术,结果丢了脸,也是挺可爱的轶事。
【原文】
25.宣武与简文、太宰①共载,密令人在舆论前后鸣鼓大叫。卤簿中惊扰,太宰惶怖,求下舆。顾看简文,穆然清恬。宣武语人曰:“朝廷间故复有此贤。”
【注释】
①太宰:指武陵王司马晞(316—381),字道叔,简文帝司马昱的异母兄弟。晋穆帝即位后,升任太宰。司马晞喜好练兵,被大司马桓温忌惮,向简文帝诬告司马晞谋反,要求简文帝处死他。简文帝不从,最终将司马晞一家流放新安郡。
【翻译】
桓温和司马昱、武陵王司马晞共坐一辆车,桓温暗中叫人在车前后突然敲起锣鼓,大喊大叫起来。仪仗队一下受到惊扰,吓到了司马晞,他一脸惶恐,要求马上下车。桓温回头一看司马昱,发现他淡然处之,非常安静。桓温后来对他人说:“朝廷中依然还有这样的贤才在。”
【点评】
桓温还是很欣赏简文帝的,后来一手扶持他当皇帝,又全面压制,不知是怎么打算的。
【原文】
26.王劭、王荟共诣宣武,正值收庾希家①。荟不自安,逡巡欲去②;劭坚坐不动,待收信还,得不定③,乃出。论者以劭为优。
【注释】
①王劭(生卒年不详):字敬伦,小字大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丞相王导第五子。东晋大臣、书法家。历官东阳太守、吏部郎、司徒左长史、丹阳尹。王荟(生卒年不详):字敬文,小字小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第六子。庾希(?-372年):字始彦,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庾冰之子,庾亮之侄,官至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庾家被桓温诬陷谋反时,庾希出逃,之后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伐桓温,最终失败被*。
②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③得不定:得知逮捕之事尚未确定。
【翻译】
王劭、王荟共同前去拜访桓温,正巧遇到桓温派人要去逮捕庾希一家。王荟心中很是不安,来回徘徊着想要回去;王劭却气定神闲地坐了下来,一直等着前去抓捕的人回来,问了事情的结果之后才离开。当时的舆论认为,王劭的表现要比王荟强。
【原文】
27.桓宣武与郗超①议芟夷朝臣,条牒既定,其夜同宿。明晨起,呼谢安、王坦之入,掷疏示之。郗犹在帐内。谢都无言,王直掷还,云:“多!”宣武取笔欲除,郗不觉,窃从帐中与宣武言。谢含笑曰:“郗生可谓入幕宾也②。”
【注释】
①郗郗是时任桓温的参军,受桓温重用。
②入幕宾: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称幕府,幕府中的属官是幕僚或幕宾。幕有帐幕之义。郗超正在帐中,所以谢安这样嘲讽他。
【翻译】
桓温和郗超商议撤掉一些朝中的大臣,拟好相关人员的名单后,当晚就一起睡了。次日清晨,桓温传唤了谢安、王坦之过来,把昨晚拟好的名单扔给了他们看。郗超当时还睡在帐子里没起来。谢安看完默然不语,王坦之看完直接扔回给了桓温,说:“名单中的人太多了!”桓温于是拿笔想删去一些,郗超却已经不自觉地偷偷在帐子中对桓温说起了悄悄话。谢安笑着说:“郗超,你可谓是入幕之宾(郗超字嘉宾,此句一语双关)。”
【原文】
28.谢太傅①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举,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②,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疾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
①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绰、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
②王:通“旺”,兴致正旺。
【翻译】
谢安隐居在东山的时候,经常和孙绰等人去泛海游玩。一次海上风起浪涌,孙绰和王羲之等人都魂飞魄散,大喊赶紧回去。谢安神色高昂,兴致旺盛,开始吟唱吹口哨,什么也没说。船夫看到谢安淡然自若心情愉快的神态,就仍然前行不停止。之后风更强了,浪更猛了,其余人都开始*动不安,无法安坐。这时谢安不急不躁地说:“如此情况,看来也该回去了吧?”众人纷纷响应,当即离开。由此可以看到谢安的气量风度,完全能够镇住朝野内外。
【原文】
29.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①,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注释】
①洛生咏:指洛下(即洛阳)书生的讽咏声,其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翻译】
桓温设宴,埋伏好了带兵器的甲士,广泛地请来了朝中官员,想要趁机诛*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恐惧,惴惴不安的问谢安:“我们应该准备什么计策好?”谢安神色自若,从容不迫,对王坦之说:“晋室国祚的存亡,就在今天这次宴会上了。”两人一同赴宴,王坦之胆战心惊,表露无遗;谢安倒是安之若素,宽博的胸怀显示在神貌上。谢安走在台阶上,即将入座时,模仿洛阳书生朗诵起“浩浩洪流”的诗歌。桓温对谢安身上开阔豁达的风度感到忌惮,竟然遣散了埋伏的士兵。本来王坦之和谢安齐名,自此之后,分不出优劣。
【点评】
谢家因为淝水之战,在东晋还是很有势力和威望的。桓温之所以一直没有篡位,也是忌惮谢家和王家的存在。这里说桓温害怕谢安的气度,其实也是害怕谢安已经做好反击的准备。他不想和谢安正面为敌。
【原文】
30.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谢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
【翻译】
谢安和王坦之一起去拜望郗超,一直等到天色晚了还没能得到郗超的会见。王坦之受不了想走,谢安劝他:“为了众人的身家性命,你就不会再忍耐一会儿吗?”
【点评】
郗超当时是桓温手下的得力谋士,受到桓温的重用,掌握了很大的权力,甚至有可能左右时局。在桓温的势力随时可以夺权篡位的时期,谢安等人此时不得不低头。
【原文】
31.支道林还东,时贤并送于征虏亭①。蔡子叔②前至,坐近林公;谢万石③后来,坐小远。蔡暂起,谢移就其处。蔡还,见谢在焉,因合褥举谢掷地,自复坐。谢冠帻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觉瞋沮。坐定,谓蔡曰:“卿奇人,殆坏我面。”蔡答曰:“我本不为卿面作计。”其后二人俱不介意。
【注释】
①征虏亭:征虏将军谢安所立的一个亭子,在今江苏江宁东。
②蔡子叔:蔡系,字子叔,东晋济阳人,蔡谟的二儿子,官至抚军长史。
③万石:即谢万,谢安弟弟。
【翻译】
支道林准备回东山隐居,当时的名士贤达都来征虏亭给他饯行。蔡系早到,就坐在了支道林的身旁;谢万来得晚,座位离支道林要稍远一些。蔡系有事离开了一会儿,谢万就自己移到了蔡系的位置上。等到蔡系回来,看到谢万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把谢万连人带坐褥一起抬起来丢到了地上,随即回到自己的原位。谢万帽子头巾都脱落了,于是慢慢起来,拍拍衣袖,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去,神色自然,若无其事,一点看不出生气或难过。等到众人都坐下之后,谢万对蔡系说:“你这个怪人,差点把我的脸弄破相。”蔡系回答:“我本来就没想给你脸。”此后两人都很释怀,毫不介意。
【原文】
32.郗嘉宾释道安德问①,饷米千斛,修书累纸,意寄殷勤。道安答直云:“损米,愈觉有待之为烦。”
【注释】
①钦崇:钦佩敬重。释道安(312—385):东晋时期的佛教学者,佛教领袖。佛图澄弟子,长期在襄阳传法注经,后至长安,在五重寺主持译场,著译甚多。德问:道德声望。问通“闻”:声誉,名望。
【翻译】
郗超很是钦敬、推崇道安和尚的道德和名望,送给他了一千担米,写了多通书信,情谊深厚。道安的回信只是说:“多谢赠米,我更觉得有所依靠是让自己烦恼的了。”
【原文】
33.谢安南①免吏部尚书还东,谢太傅赴桓公司马出西,相遇破冈。既当远别,遂停三日共语。太傅欲慰其失官,安南辄引以它端。虽信宿中涂,竟不言及此事。太傅深恨在心未尽,谓同舟曰:“谢奉故是奇士。”
【注释】
①谢安南:谢奉。
【翻译】
谢奉被免去吏部尚书的官职后东行还乡,当时谢安赴任桓温授予的司马之职,向西而去,两人在破冈相遇。经此一别很难相见,于是两人在驻留的三天一起说话。谢安本想安慰一下谢奉丢了官位的事,谢奉却顾左右而言他。即使两人在路途中一起住了两晚,竟然也始终没有谈及这件事。谢安对于自己的心意没有诉说而感到深深的遗憾,对同船的人说:“谢奉果然是个奇人。”
【原文】
34.戴公①从东出,谢太傅往西看之。谢本轻戴,见,但与论琴书。戴既无吝色,而谈琴书愈妙。谢悠然知其量。
【注释】
①戴公:戴逵(326—396),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居会稽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市)。东晋著名美术家、雕塑家。
【翻译】
戴逵来到京城,谢安前去拜访。谢安本来是有些轻视戴逵的,见了之后,也只是与戴逵讨论琴技书法。戴逵没有任何介意的神色,畅所欲言,谈起琴技与书法来头头是道,非常绝妙。谢安也由此感受到了戴逵那种悠然自得的风度。
【原文】
35.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翻译】
谢安正在和人下围棋,不久有谢玄在淮上作战的信使来到,谢安看完信后,沉默不语,淡然自若地缓缓下棋。客人问战场的情况如何,谢安回答:“这帮孩子辈大破了贼人!”言谈举止,与平时没有差异。
【点评】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发兵南下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以少胜多、以南胜北的战争。前秦此战之后分崩离析,苻坚被*。谢安家族的成员谢石、谢玄等为前线将领,谢家为此战倾尽全力,功不可没。这里体现了谢安的镇定自若,名士的冷静沉着。其实大战前,谢安心里也是没底的。这里说的孩子们,是指谢玄这些谢家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