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案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特等奖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08 06:04:30

《两小儿辩日》反映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六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借助文言文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运用多种形式读通读懂课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悟古人探究自然的精神和学无止境及实事求是的谦虚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 “书”之奇

同学们,你们知道天地有极限吗?太古之初有物存在吗?地球的轴心在哪里呢?月亮白天死了,晚上又复活了吗?两千多年前,有一本书,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有一个人,大胆幻想未来世界有换心术、机器人......这个人是列子,这本书叫《列子》。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小儿辩日》这篇古文就出自《列子.汤问》。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 “辩”之趣

1、请同学们看注释读课文,提出问题。

师出示重点字词,检查过关。生质疑。

2、师范读 ,深思考:两小儿辩论的对象是日,也就是——。那他们观察到太阳的什么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把相关部分划下来。

出示投影断句,生练读。

3、观察到什么现象?结论是什么?运用什么规律或经验进行判断的?指名逐句读,边读边理解边板书。释“去”、“车盖”、“盘盂”等。

板书:

现象 经验 结论

大如车盖 小如盘盂 近大远小 早近午远

辩日(距离) 早 午

沧沧凉凉 热如探汤 近热远凉 早远午近

小结: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就争论起来,各摆各的道理,这就是“辩”。

4、让我们也来辩一辩。同桌辩(重在熟悉课文),个别辩(重在自由发挥),师生辩(重在示范激趣),男女生辩(重在体会文言词“乎”的味道)。

三、 “决”之思

1、虽然是两个黄口小儿,但辩论起来却有理有据,像模像样,颇为可爱,把路经此地的孔子也吸引了过来。短文哪里讲的这个意思?请同学们读第一段,介绍孔子。释“东游”。

2、孔子的学问如此渊博,解决小孩子的问题定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请同学读相关部分。(师作不信状),学生再读。怎么会这样?请同学们讨论讨论,揭开这谜底。

孔子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去理解,当时无解。现在的你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吗?(运用参照物和热量蓄积升高温度来讲解,并告知这只是部分原因。)

从孔子没有随便给出答案,你读懂了什么?(实事求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孔子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这句名言谁知道?(引背论语名言:知之为知之——)

我们知道,孔子回答不出已经很尴尬了,可这两个心直口快的孩子竟然毫不避讳地说出了心中的想法,请同学们读第七自然段。释“孰”和“汝”。那他们该不该笑话孔子?

小结: 嘲笑只能体现出孩子的天真罢了,他们不知道再有学问的人也有知识的局限性,不知道学无止境的道理。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不能决”丝毫无损孔子的人格魅力。

齐读课文。

板书:

现象 经验 结论

大如车盖 小如盘盂 近大远小 早 近午远 有理有据

辩日(距离) 早 午 实事求是

沧沧凉凉 热如探汤 近热远凉 早远午近 学无止境

四、 “道”之传

道家的代表人物列子杜撰了儒家先圣孔子的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在当时,除了儒道两大学派之外,还有韩非子代表的法家,墨翟代表的墨家......学术流派众多,各家思想纷呈,历史上称作“百家争鸣”,也就是百家论战。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锋,对后世影响深远,有些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看投影,读与本课相关的孔子的四条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