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刘昱秀
郭初阳在演讲中举过一个例子。
收录在五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开头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个开头经过几度更改。最初的版本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是那一年没有记录显示,洛杉矶发生过大地震。后来教材修订为“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这个故事讲的是,地震发生时学校正在上课,教学楼被震塌了,一个父亲在废墟中徒手挖了三十多个小时,营救他的儿子和同学们。但是1994年洛杉矶地震发生在凌晨,学生不大可能在上课。有人指出了问题,最后开头才改为“有一年”。
在过去26年的教学中,语文老师郭初阳遇到过不少类似的“事实缺失”。2010年,他和另外两位朋友,对通用的三套语文教材研究后,出版了一本梳理和批判小学教材的报告,在当时掀起了一股教材批评的风潮。
郭初阳 郭初阳个人公众号 图
距离郭初阳那本《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出版已经十二年,关于教材的讨论还在进行。
5月28日,在小学数学教材插图事件后,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整改,并部署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全面排查,设立教材问题快速反映通道。
最近,郭初阳也重新翻阅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其中配图、文本可商榷的地方不只个别。
从中学辞职后,郭初阳一直在推广阅读,也以更独立的教师身份探索语文教育。在他看来,学语文不止“语文书”,而语文教材的选择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避免“一家独大”,这样才能让学生用上质量更好的书。
【对话郭初阳】
研究三套教材后,写下“教材批判”
澎湃新闻:你开始关注语文教材编写问题的契机是什么?
郭初阳:2008年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是一本杂志的主编,他让我留心看一下小学语文教材,我关注后发现问题很大。2010年,我和另外两个朋友组建了三个教材研究小组,针对当时通用的三套语文教材(1-6年级)——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进行研究,写了几十万字的研究报告,并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我们觉得当时通用的那几套教材主要有几大缺失,包括经典的缺失、儿童的缺失(或者说童心的缺失)、快乐的缺失,以及事实的缺失。
(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北师大版、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已经买不到了,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家独大,所以可能不容易听进去批评的意见。
我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里有一篇课文叫做《伟大的悲剧》,选自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但《人类群星闪耀时》版本已经多次更新,人教版教材使用的还是三联书店1986年出版的版本。为此我们写过批评的文章,但没有改变。
《伟大的悲剧》节选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人教(部编版)语文电子教材课本。
澎湃新闻: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编写教材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寻求社会最大的共识”,“要尽量考虑到这是一个社会公共产品。一个教材出来后会有各种各样的挑剔和批评。”在面对不同版本时,教材编辑是否也有他们的考量?
郭初阳:比如说我提到的《伟大的悲剧》不存在版本的差异,只是一个版本的更新,为什么到了201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的教科书还在用一个1986年的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编辑教材的过程中,除了鲁迅先生的文本没有任何改动,托尔斯泰、郭沫若、沈从文、萧红的作品,都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改动。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怎样的文本会被编入语文教材?
郭初阳:首先是文本的经典性,选入教材的肯定是经典的文本。第二点是匹配度,这篇课文放在这个地方、这个年级、这个单元板块和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是否匹配?第三点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考虑,即可教性。因为教材是老师来教的,有的东西很好读,但是不太好教,也要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考虑。
据我所知,有些小学语文教材,有的参与教材编写人可能很自然的把自己或者相关朋友的一些作品放进去了,我不太赞成这样的行为。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读文学作品有一个基本标准,不要读活人的作品,这当然是一个太硬的标准了,无非是想强调作品是否可以成为经典,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引入市场机制,让教材也能优胜劣汰”
澎湃新闻:最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引发了争议,你在使用语文教材的时候,有遇到插图方面的问题吗?
郭初阳:我重新翻了一遍2019年起小学、初中统一使用的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材,发现教材的插图是不统一的,有的配了作者的图片,有的则没有配,一本书里有照片、图画等各种画风。
其实我也不清楚教材里配图的逻辑,比如说茨威格、普希金的作品旁边会有一张作者的照片,但《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天上的街市》的作者郭沫若的照片就没有。
再比如说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其中一首是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课文旁边有作者的照片,弗罗斯特的照片配的就不是太妥当。这张图片很容易被误会是著名诗人博尔赫斯,因为后者患有很严重的眼疾,双目近乎失明,晚年时行走不便。所以博尔赫斯中后期的照片典型的特点就是拄着拐杖,以及闭上眼睛。
此外,《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1915年的作品,那时候他才41岁,但他活到了89岁。一个诗人一生有很多照片,为什么要选用他晚年时期且辨识度模糊的图片呢?
《未选择的路》节选。
澎湃新闻:类似的配图不太适当的情况多吗?
郭初阳:比如说八年级上册第16课汪曾祺写的《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介绍了昆明的雨的特点,并提到一幅他画的写实的画——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后文还提到过昆明的菌子,雨季里的杨梅和缅桂花,引出他想念昆明的雨,回忆了他在西南联大的时光。这篇课文配了两幅图,一幅小图是汪曾祺的头像,另一幅大图是一个屋檐下有一扇门,也没有图片的注释,就很难理解这幅图想要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