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首八年级上教学设计,八上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0 16:51:53

3.盛唐朋友圈——分类建群

(1)网络调查九首诗歌的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将唐诗按照作者身份、表现手法、诗歌体裁、诗歌主题、诗歌情感等多个主题进行来分类比照,并写出分类依据。

如:作者身份:朝廷高官群vs归隐高人群

名人志士群vs无名贫士群......

表现手法:咏物言志vs寓情于景......

诗歌体裁:叙事诗vs抒情诗......

诗歌主题:时事艰难vs国泰民安......

诗歌情感:委婉含蓄vs慷慨雄浑......

【同伴分享】

按照表达主题来划分,我设定了入世群和出世群。入世群内有忧国忧民主的杜甫(《春望》《石壕吏》),有渴望从政,委婉自荐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出使边塞,视野开阔的王维(《使至塞上》)。出世群内有深入古寺,感禅思理趣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也有描绘渺茫境界,感慨岁月易逝的崔颢(《黄鹤楼》)。需要说明的是,“出世”的诗人也并非专门写这类诗,也可以能是一时之感。整体来看,盛唐时期传达积极入世思想的诗歌数量较多,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在盛世气象正向激励下,诗人们的渴望建功立业,国泰民安的政治抱负。

(玉龙学校八5班 王睿奇)

【教师点评】

知人论世,读诗要从古人的诗作中读出其精神和风骨。知诗群论时代,能通过一个时期内诗作的分类和分析窥见一个时代的气象和发展,实属难得。不过要提醒同学们,诗作的分类研究方法只能提供简单的方向,诗歌的溯源流变以及诗史关系是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

(3)猜说对话:如果将同一主题下的诗人拉入一个群聊,猜想他们会就自己的诗歌内容及创作意图展开什么样的对话,小组内交流。

【同伴分享】

群聊名:睁眼看世界

杜甫:浩然兄,我太羡慕你了!生活在鼎盛之世,年纪轻轻就如此有才华,定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孟浩然:子美弟,你有所不知。我几次与政治梦想擦肩而过,一身才华却少有人赏识。站在洞庭湖前,看那雄浑壮阔的汹涌波涛,不由激起我满怀的壮志。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不知能够为我打开从政之门,一展拳拳抱负。不过太过直白也有损文人之节,希望“羡鱼情”这样的委婉表达,能够泯灭这干谒痕迹,保留几分尊严吧。

杜甫:欸,为入仕而写干谒诗对我来说也是奢望了。世况越发不济,战乱频仍,盛世不再,我想求官都不知该找谁。之前看到那唐军四处补充兵力,连老人家都要被带走,真是民不聊生啊。此景此景,我却无能为力。除了写下《石壕吏》记录所见所感,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孟浩然:如实记录,以警后人,也是莫大的贡献。子美弟,你便多走多看,多记多写,让后来人也了解真实的大唐吧。我也要继续我的梦想之旅了。

杜甫:敬遵教诲,愿天下太平啊。

(玉龙学校八5班 王睿奇)

【教师点评】

群名有趣有创意,群聊内容也符合创作背景和作者心境。能够代入诗境,走近作者,的确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意旨,体会诗人情感。有一处小错误,在完成此任务时,可以再做一些背景调查,孟浩然创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已经44岁,算不得年轻。但他始终不放弃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一心为国为民,却让我们更加佩服。

4.知人论世谈风格

(一)对照“盛唐大事件”,补充相应的唐诗。

古诗五首八年级上教学设计,八上诗歌五首教学设计(17)

古诗五首八年级上教学设计,八上诗歌五首教学设计(18)

【同伴分享】

开元之治:李白创作《送友人》时处于开元盛世。根据所查资料,《送友人》是李白在蜀地时所写,恰是唐玄宗在位中期,正值开元盛世,大唐气象一片向好。因而,这首诗歌虽然虽然表达的是与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青少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两句却不同以往的送别诗,大概是年轻的李白和好友知是太平盛世,又是意气奋发,自然少了几分悲凄,多了几分洒脱和明丽。

(玉龙学校八5班 刘昕芫)

【教师点评】

这位同学以诗歌意象、作者感情为分析原点,又能通过调查资料佐证结论,做到了对应准确,分析有理。如果能了解诗人生平中的重大事件,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变化,所谓的时代造英雄,即是如此。

(2)根据小贴士和以上表格,谈一谈唐诗“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

【小贴士】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提“盛唐气象”。他说:“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发展,社会政治局面也比较安定,思想文化方面比较自由解放,尤其是科举取士制度,给许多中下层知识分子带来了仕进的希望,展示了理想的美好前景。艺术形象的自然浑厚、含蓄蕴藉,确是盛唐诗歌的一种基本特色,而它又是和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互相统一的。此外,盛唐诗歌在格律上也发展到了十分完备的阶段。

我认为原因是:

【同伴分享】

我认为,一是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势强大,而且科举取士打开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晋升之路,所以诗人大多胸襟豪阔,意气昂扬,渴望建功立业。作品的诗境宏大,积极入世;二是对前代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唐代诗人在衣食无虞,天下太平的情况下,更有“诗和远方”的理想追求。经查阅资料,唐代很多诗人向乐府诗学习,发扬了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诗歌风格。通过第一课段,我们也知道他们破除了南朝的绮丽浮糜的诗风。“去粗取精”使得盛唐诗歌有这样的大气象。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6班 刘之奇)

【教师点评】

分析得很到位。宋代文学理论家严羽认为,盛唐诗歌的特点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雄厚”。时代养人,因而气象雄厚,继往开来,故能雄壮笔力。盛唐诗人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造就了时代。

五、学习评价

1.《诗薮》有评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体现了盛唐诗歌的风格,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为什么。

2.《石壕吏》中对差役形象的素材采取了留白艺术。即诗歌明写老妇,将她的话写成“抒情独白”,实则暗写差役,让差役转到“幕后”,请你结合历史背景以及对差役形象和诗歌情感,补全差役的对话或行为。

差役:汝家男何在?速令来相见。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差役: 老妇: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差役: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役: 老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第三课段

中唐:

风兼残雪起

河带断冰流

核心任务:分析中唐诗歌对盛唐诗的继承与创新。

一、学习任务:

1.背诗:在初步理解本组所有诗歌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扩诗:任选本组诗歌中的其中一首,将其扩写成短篇小说或者散文。

3.比诗:从盛唐诗歌和中唐诗歌中各选一首,从背景、题材、情感、词句、表达方式等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小组综合各人的探究成果,总结中唐诗歌对盛唐诗的继承和创新之处。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内诗歌资源:白居易的《卖炭翁》和《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

2.课外诗歌资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韩愈《晚春》以及相关的诗歌注释、作者生平。

3.补充资源:袁行霈《走下高峰之后的探索——中唐诗歌的新趋势》[1]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第二章[2]

四、完成任务

1.“博闻强记”诗歌背诵大会

(1)结合注释和作者生平,初步理解6首诗歌,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表达的意思。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分工,选择其中一首诗歌,为每一联搜集或绘制一幅符合诗意的图画。

(3)举办“博闻强记”诗歌背诵大会。汇总搜集或绘制到的图画,以PPT的形式依次呈现,按小组进行抢答。统计抢答正确次数最多的小组和个人,分别为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

2.“唐诗新说”扩写大赛

(1)任选6首诗歌中的其中一首,梳理出诗中的主要事件或主要意象,并以此为基础,想象并补充细节。

(2)将诗歌扩写或改写成一部短篇小说或者散文。

扩写示例:

《卖炭翁》烧炭部分扩写示例

烧完炭之时,已是深夜,火光映着老翁黢黑的脸。刺骨的寒风在深夜中更多了几分凌厉,几乎要将老翁呵出的雾气凝结成冰。雪慢慢地开始下了起来,一片一片地,在寒风的裹挟中打着旋儿。周围的树木都静默着,仿佛是在为这漆黑的夜默哀。身边的一起出来烧炭的年轻人在不停地催促着老翁,生怕老翁添火速度太慢,影响烧炭的进程。

【同伴分享】

(1)我扩写的是《雁门太守行》,这篇文章中的主要意象有黑云、城、甲光、日、角声、燕脂、红旗、鼓声、黄金台、玉龙。据此可以想象出边塞的萧瑟凄凉和战争的惨烈悲壮。

《雁门太守行》改写

翻滚的墨云铺天盖地地压了过来,这些云层像是抵在我喉头的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站在城楼之上,我从未觉得云层有过如此之低,仿佛伸手就可以触碰到那漆黑的一团,铁幕般的云层不断地迫近着,快要压碎城墙上的每一块砖。

我看了看周遭的士兵,弓箭手站在垛口,拉满了弓,城下的步兵披坚执锐,列阵在前。冰冷的日光透过云层打在他们的鳞甲上,寒光凛凛,他们纹丝不动,有如天降的神兵。

蠢蠢欲动的敌人终于发动了攻击,忽然之间,*声四起,划破了周遭的寂静;而在同一瞬间,我的剑也划破敌人的喉咙。敌人像饿狼一般,一股股地扑上来,对这些叛乱的贼子来说,我的首级就是明晃晃的金子,而我,不能有半分退让,因为身后,是我的城池和百姓。

白日渐渐西斜,我的手也开始发抖,我开始失去知觉,只觉得四面八方的号角声潮水一样向我涌来,在我的脑海中冲击又退去。举目望去,无尽的灰蔓延在天地之间,不知道是这秋意本就萧瑟,还是战场上的*气驱散了生机。

当我的剑映出最后一抹红色之时,我已经分不清那究竟是天边的最后一抹晚霞,还是敌人的鲜血。

夜来了,敌退了,我定了定神,才看清,那土地洇开的紫色,是我的弟兄们的血。

天上的星斗和敌军阵营的篝火都在不停地闪耀着,我仰着头,流下一滴眼泪。

耳边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为我们送葬的风。

那声音似乎越来越近,远处,点点的星火忽隐忽现……

等等,这不是风声,那也不是星火!是援军!

我们的援军到了!夜已深沉,霜露渐浓,尽管他们将红旗半卷了起来,可我还是敏锐地看到他们在迅速移动着。我大笑起来——可怜的敌军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他们哪知道,今晚的笙歌将是他们的丧乐!

大开城门!出城*敌!

大丈夫死则死矣,死必为国!

我又想起那日城下的誓言,那个身穿黄袍的人,那抔故乡的土。

(玉龙学校八3班 丁语柔)

【教师点评】

本文是对《雁门太守行》的一次改写,作者在李贺华丽奇谲的描写之上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丰富了画面内容;在改写过程中,作者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3.继往开来话中唐

(1)小组合作,在盛唐和中唐的诗歌中各选择一首,从创作背景、所选题材、意象选择、思想情感、词句锤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其他方面分析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完成下表。

【同伴分享】

古诗五首八年级上教学设计,八上诗歌五首教学设计(19)

古诗五首八年级上教学设计,八上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