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
宋词,元曲下的“世俗化”时代
对比宋词,元曲与之前的唐诗,汉赋,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高雅和世俗的转化。汉赋与唐诗注重辞藻华丽,宋词与元曲更注重雅俗共赏。
唐朝覆灭后,中原经过五代十国大混乱时代,最终并于宋朝。在这之间,中原各族与少数民族经历了民族大融合迸发出了文化的辉煌火花。宋词与元曲的更加平民化、世俗化,则揭示了北宋与元朝中市民阶层的崛起。
北宋 市民画卷
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了宋词、元曲朝着世俗化发展。所谓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则相对低下。
总而言之,宋词与元曲的一大特点就是表现形式更加世俗化,相对应之下的宋朝与元朝,则是市民阶层快速崛起的时代。而市民阶级的快速崛起,又代表着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
明清小说:小说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市民阶层需求的扩大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罗贯中 著《三国演义》 、施耐庵 著《水浒传》、 吴承恩 著《西游记》 、曹雪芹 著《红楼梦》。
小说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出现,其蓬勃发展却在明清之际。用现代眼光来看,影响一部小说从创作到传播的关键因素无非两样,一是创作素材、二是阅读市场。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透过小说在明清之际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来分析明清之际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明清小说下的市民阶层快速扩张
市民阶层
从创作素材这个角度分析,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创作素材,而创作素材的主体又能是谁呢?总不能是皇亲国吧,所以,就只能是普通老百姓,也就是宋朝时期正在崛起的市民阶层。这样看来,明清小说的发展映证着明清时期市民阶层的快速扩大。
从阅读市场来看,小说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阅读群体。不然你写的再好,没人看还不是无用功?所以,明清时期小说的快速发展,说明有稳定且数量庞大的阅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