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穷而后工
文/杜益频
韩愈说,时穷而后工。意思是:人处困境,就会认真思考,认真做事,修成正果。
这是韩愈从先贤和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且看先贤: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太史公《报任少卿书》
再看韩愈: 韩愈家贫,父亲早亡。为了摆脱困境,韩愈发愤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韩愈《进学解》),终于修成正果,政治上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长),文学上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宋朝的范仲淹也是“时穷而后工”的一个典型例子。范仲淹幼时,父亲亡故,其母带着他改嫁。家徒四壁,范仲淹读书时,将早晨煮的稠粥划成三块,一日三顿,一顿一块。范仲淹最终官至参知政事(副丞相),成为北宋的一代名臣。他不但在政治上有很大贡献,而且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一篇《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文。
时穷而后工也为今人所证实。
陈忠实出身于农家,一九六二年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回到农村。那时的农村,衣尚能遮体,食不能裹腹。在这种处境,陈加倍努力,成为公社副*,又努力写作,写的作品拍成电影《渭水新歌》。后又陆续写出很多中短篇小说,最后以一部《白鹿原》长篇小说,折桂“茅盾文学奖”,成为蜚声我省和全国的著名作家。
贾平凹出身商州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蒙冤,家境贫寒,其时写稿,连纸也买不起,在烟盒包装纸写字,写得密密麻麻,生怕浪费了包装纸。后有幸成了西北大学工农兵学员,奋发读书,潜心创作,成为文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著作等身,获奖无数,以长篇小说《秦腔》获我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成为我省又一蜚声全国的著名作家。
当然,时不穷而工的名人也不少。我国的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都出身于富有家庭,他们时不穷也很工。但从现象统计的角度看,时穷而后工的名人更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时穷而后工是可以说是一个定律。
作者简介:
杜益频,陕西西安人,生于1942年12月,大学经济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有多篇人文类文章在中央、省、市报刊上发表。
本文来自“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