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一直有找虐的传统。
就像关汉卿那颗“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他们千方百计找虐,乐此不疲,好像非如此不足称文人。
苏轼的不系舟和孟子的大丈夫苏轼的一生,不是在怼人的路上,就是在被人怼的路上。我笃定在他那潇洒随性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骄傲到骨子里的灵魂。
宋神宗期间,新党得势,王安石摄相位,立主变化革新。苏轼和新党怼,结果被整得九死一生,最后被放逐黄州。
此后新党败落,旧党重新执政,他又和旧党领袖司马光理念不合,屡起争执。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司马牛”。
司马光刚刚过世,他就又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二程兄弟怼上了。这下捅了马蜂窝,由此正式开启了北宋的党争时代。
苏东坡身陷乌台诗案
宋哲宗即位后,重新启用新党,苏轼结束了个人短暂的政治巅峰,被流放惠州。
他在罗浮山下与老天开怼,不咸不淡作了一首诗: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当时章惇为相。此人曾是苏轼好友,青年时代曾结伴出游,“乌台诗案”时还为苏轼说过话。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因政治立场的不同,两人早已形同陌路。
章惇读到这首诗,心想:嚯,苏轼在惠州过得还挺滋润啊。于是大笔一挥,把苏轼流放到了极南的儋州,现在的海南省。在宋朝,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南荒蛮夷之地。
在这贬无可贬的地方,苏轼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他在病逝前数月终于遇赦北返,途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最为人敬服的,除了旷世天才之外,就是对苦难人生的态度,超然自适、潇洒豁达。但从他这首诗来看,真豁达者未必写得出。
国学大师钱穆评价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或是真知灼见。
细数中国文学史,比苏轼更热衷找虐的大有人在,其中一个就是刘禹锡。
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以恩召还”,一时兴起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这一招花式找虐果然有效,很快再次被贬为连州刺史,一贬14年。
刘禹锡重回长安后,再次大模大样重游了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虐找得,酣畅淋漓。
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刘禹锡人称“诗豪”,都占了一个豪字。
苏轼在豪放之外,多少有一些郁结难解,所以他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刘禹锡则是豪气冲天,斗天斗地其乐无穷,所以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刘禹锡面前,苏轼都算不得乐天派了。
中国文人喜欢找虐的传统,或源于孟子。《孟子·告子下》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滕文公下》又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人必自虐、他虐、天虐之,才能天降大任,成大丈夫。
孟子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和孔子的“天下大同”大致一个意思,就是“想得挺美”。
历朝历代,有多少大丈夫的正面例子,就有更多的反面例子,还有多到数不胜数的正反难辨的例子。
大凡人处局中,是非黑白之判分,总是很难厘分得清楚明白。便如当今文坛的一些笔墨官司,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能说谁就一定代表正义?
是非曲直大约总要等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时光沉淀了一些东西,才能交由历史来评断。而这历史,也往往早就戴上了有色眼镜,有些真相已被过滤得一干二净。
发愤著书和穷而后工苏轼的老师欧阳修说过:“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苏轼的遭遇,是他老师这句话的最好注脚。流放黄州的苏轼,是诗词文章做得最好的苏轼。
从“诗穷而后能工”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个观念古已有之,发明者应该是太史公司马迁。他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后,“发愤著书”: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大抵是说,发愤著书是自周文王、孔子、屈原传承而下的老习惯,值得效仿。自此以后,这个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不绝于缕,常被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诗圣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老李啊,我知道你过得不好,我也过得不咋的。咱啥也不怨,要怨就怨咱文才太出众,所以总是命途多舛。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祖辈时代为官,却因父兄早逝,幼年时过了一段苦日子。他发愤读书,24岁进士及第,累经宦海沉浮,官至吏部侍郎,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他认为:
“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
穷苦是好的,而王公贵族如果不是天赋异禀,则万万写不出好文章。
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的确有很多“穷而后工”的例子。最有代表性的,是杜甫和曹雪芹。
两人一度生活优裕,怒马轻裘,到后来沦落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尝尽人间苦楚。生活境遇的巨大反差,加深了他们对人生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潜力。这才成就了一部“诗史”和一卷“红楼”。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自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说自己“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于是,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第一位田园诗人,文采风流影响后世百代而不绝。
奉旨填词的柳永流连风月,“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据传他终日流连歌馆妓楼,造就了独特的词人柳三变。
还有孟郊、贾岛、徐渭、唐寅等等,此处不一一枚举。
有时候,我总不免心生怀疑:一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是不是可以改名叫“中国穷学史”?庆幸的是,以上只是非典型个例。
如果真的连饭都吃不饱,肚子饿得咕咕叫,恐怕谁都会如韩愈所言“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了吧?
陶渊明很富和杜甫不算穷中国文人其实并不穷。古代很长一段时间,穷人读不起书,认不了字。提出“穷者而后工”理论的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能穷到哪儿去?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读书是一件花费昂贵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不得不用甲骨、竹简和绢帛做书写材料。
甲骨和竹简不仅很难制作,而且非常笨重。据说秦始皇一天批阅的奏章,就需要拖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价格更加昂贵。
所以,穷人家连书都买不起,没有“穷而后工”的资本。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儒家的复圣颜回和战国的纵横家苏秦。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极富学问。他有多穷呢?《论语·雍也》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根据有限的史料,颜回很穷,但是安贫乐道,不卑不亢,以德行著称。颜回有机会念书,要多谢他的老师孔子“有教无类”。
无论是聪明人还是笨蛋,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有获得教育的权利。孔子算是中国“教育公平”理念的最早实践者!
孔子也有过“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经历,不过这位伟大的老人家是不能算穷的。他曾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还有弟子三千。就算不找国家拿工资,每个学生随便交一点学费,他也不会穷到哪去。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叫子贡的学生,曾任鲁国、卫国之相,还善于经商之道,妥妥的鲁国首富。子贡作为孔门十哲,孔子“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不可能让自己的老师挨饿受穷吧!
孔子和颜回
苏秦父辈以务农为生。他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而回。他找到一本《周书阴符》,闭门不出,悬梁刺股,伏案钻研,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最终挂六国相印,位极人臣。
颜回、苏秦这两位读书人名气大则大矣,但是颜回只有只言片语收录在《论语》等书中,而苏秦则更适合称作政治家而非诗人。
这两人一个真的很穷,一个曾经很穷,不过都无传世之作问世,算不得“穷而后工”。
东汉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随着纸张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有能力进入学堂念书。
此后的读书人,一穷二白的不少,但是“诗文工整”者中穷的并不多。就算以安贫乐道著称的陶渊明,一点也不穷。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自耕自种,一会“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乐陶陶。
我们如果去翻他的家谱,就知道他有不折腰的资本,因为他根本瞧不上这“五斗米”。
陶渊明的曾祖父据说是陶侃,东晋的开国元勋。他的母亲孟氏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他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还都养大了。
这五个儿子怎么样呢?他在《责子》诗中写道: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试想一想,五个儿子,穷人家就算生得出来,也是万万养不起的。所以,陶先生的《责子》诗可以算是赤裸裸地炫富。
大家如果还不服气,不妨再看看跟他往来的人物都是谁。
其中一个叫王弘,曾做过江州刺史。他会给陶渊明送酒,还帮陶渊明做鞋子。陶渊明心安理得地接受馈赠,喝醉了还不客气地说“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还有一个颜延之,他在始安郡当官时,天天都去陶渊明家谈经论史。颜延之升迁异地后,留了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一分钱也没带回家,全部存到了酒肆,方便以后喝酒。
陶渊明有妻又有子,却把两万钱全当作了酒钱。他如果不是没心没肺的傻子,就绝对不是穷人。
至于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大凡是文章做得极好,青史留名的,真正的穷人没有几个。
诗圣杜甫一生沉沦下僚,写出了三吏三别,还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希望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甚至因幼子饿死而愤怒控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实际上,他过得穷日子并不多。
杜甫出身名门望族京兆杜氏,祖父是杜审言,父亲是杜闲,少年时代家境优渥。他流落成都后,严武镇蜀,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称他为杜工部。
杜工部“租税常免,不隶征伐”,不算生活在最底层。严武去世后,杜甫在夔州为国家代管公田一百顷,自己还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
这日子,至少应该是小康生活。
贾岛苦吟一生,曾作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他想多了。只要文章做得好,迟早会遇到知音。无论哪个领域,只要拔尖就能得到尊重。
十万红尘,没有哪个人能走一辈子夜路而不踩到一坨狗屎。人生难免起起伏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
只是笔在文人手里,他们的苦难被放大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