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梅花鹿。章叔岩 摄
因为天天与鹿相伴,章叔岩对它们“视如己出”,但又不得不放手,让它们回归野外。四度放归,他都忧心忡忡,难舍难分。可喜的是,如今,不仅在清凉峰保护区内可闻听悦耳的鹿鸣声,外围的天目山、太子尖、百丈岭等地,同样发现了华南梅花鹿的身影。通过对这些个体的综合监测,其家域、栖息地选择、迁徙等研究数据也越来越详实。
梅花鹿的开枝散叶,是对保护者们最好的回报。对章叔岩而言,30多年深山老林中的岁月,浓缩在了一张又一张有关华南梅花鹿的照片之中。
神话之鸟,圆梦海岛
2022年8月30日,中共浙江省委举行“中国这十年·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谈及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会上提出“中华凤头燕鸥等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恢复性增长”。
中华凤头燕鸥究竟是何方神圣?一时间,大家都在搜索。
中华凤头燕鸥。 俞肖剑 摄
中华凤头燕鸥是一种海洋鸟类,第一次为世人所知是在1861年。然而,除了有限的样本之外,鸟类学家对其知之甚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中华凤头燕鸥被列为极危物种。由于其数量稀少、行踪神秘,被称为“神话之鸟”。
在销声匿迹许久之后,2000年6月,台湾鸟类摄影家梁皆得在马祖列岛拍摄燕鸥纪录片时,偶然重新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立马引起国际鸟类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消息也改变了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陈水华的人生轨迹。
陈水华早期的研究方向是城市鸟类,听闻此事后,很快开启了海上追寻中华凤头燕鸥的历程。浙江沿海有3000余个岛屿,他和同伴几乎都走遍了。风高浪急,大雨倾盆,他们常得用容器不停将船舱里的积水往外舀,每次想起都心惊肉跳。
燕鸥有许多种类,相互之间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加上其飞行速度很快,仅凭肉眼很难判断这是否属于中华凤头燕鸥。因此,在经历了两轮海岛调查后,团队仍一无所获。就在陈水华计划收尾时,2004年8月1日,在前往象山韭山列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次动植物资源调查中,他们发现了满天飞翔的燕鸥,里面竟夹杂着零星几只白色羽毛的鸟。
对,那就是中华凤头燕鸥!一点数,居然有20余只。陈水华和同事们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群就在此地。
中华凤头燕鸥。陈水华 摄
但始料不及的是,不久后的两场台风,让这个好不容易发现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群遭受重创,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究竟去了哪里?正在陈水华扼腕叹息之时,2007年,中华凤头燕鸥却再度现身韭山列岛。这一次,共有8只。
陈水华的心就像大海中的小船,不断被抛到谷底,又不断被推向浪尖。正当大家要如期展开繁殖研究时,不法分子却借着月黑风高登上岛屿,将1000余枚燕鸥蛋洗劫一空。
中华凤头燕鸥的生存链条何其脆弱!台风、猛禽、蛇鼠,还有不法分子,随时都有可能让这个物种泯灭。陈水华的急迫感大增。
研究者还发现,燕鸥有个繁殖规律:发现蛋被捡走后会再下一次。由于繁殖季节被迫推迟,很容易碰上台风。因此,只要管住人为捡蛋,燕鸥因再次产蛋而受到的台风威胁就会减轻很多。通过观察,研究人员对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生态学有了初步了解,包括繁殖时间表、巢位选择、窝卵数、食物资源和觅食行为等。
这些发现为今后的人工招引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13年开始,浙江自然博物馆、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国际鸟盟亚洲部和韭山列岛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采用假鸟和声音回放的方法,先后在宁波韭山列岛和舟山五峙山列岛建立了两个稳定的燕鸥繁殖栖息地,极大提高了中华凤头燕鸥的繁殖成功率。
这背后是众多人的共同努力,有浙江省林业局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有科研人员,还有很多不知名姓的志愿者。丁鹏入职保护区后,2013年夏季与一名来自美国的志愿者开始驻岛,一顶帐篷,呼啸海风,监测工作常得一住数月。现在,岛上条件有所改善,但生活仍充满孤寂与艰辛。
2019年,中华凤头燕鸥研究保护的接力捧交到了范忠勇研究馆员的手里。值得骄傲的是,2022年,中华凤头燕鸥监测数量再创新高:象山韭山列岛成鸟单次最高记录达到了93只,定海五峙山列岛成鸟单次最高记录46只,总数量占全球85%以上。
尽管数量还不是很大,但其上升趋势已十分明显。中华凤头燕鸥终于脱离了走向灭绝的危险,可范忠勇和同事陆祎玮、王思宇等依然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一个物种的恢复,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植物活化石,子孙今满堂
每逢百山祖冷杉开花结果,植物爱好者们都会奔走相告,希望到浙江西南部庆元县的百山祖一探芳容。一是因为冷杉的繁育能力极差,平均五六年才开花结果一次,十分难得;二是冷杉的球果圆润饱满,苞鳞层层叠加勾勒出螺旋线网状,煞是好看。
百山祖冷杉。 资料图
我国是世界冷杉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在上世纪70年代前,没有人认为处于中国第三级阶梯的江南有野生冷杉存在。1963年秋,丽水市龙泉县林业工作人员吴鸣翔在一次百山祖考察途中,发现了几株表皮灰黄色的针叶树,疑似冷杉,但想要得到证实,需采集到树的球果。然而多年找寻未果,直到1975年,淡黄色球果的出现,终于让他确认这就是冷杉。
1976年3月下旬,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吴鸣翔发表论文,将此冷杉命名为百山祖冷杉。从发现到定名,整整13载。目前,百山祖冷杉原生母树全球仅有3棵。198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维护物种生存委员会将其列为全球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学术界则称之为“植物活化石”“植物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