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的后人为什么姓孙,华西村吴仁宝的子孙后代们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5:51:23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时间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热潮。然而有那么几个村庄却坚持按照自己的特色,走集体道路。没想到,这一走,走出了个“天下第一村”,这个村就是华西村,这其中一位村党委*便是吴仁宝。

从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吴仁宝离世,他带领着华西村走出了富裕之路,然而就在他去世当年,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也接踵而至。

接替吴仁宝的华西村新掌门固然是他的儿子吴协恩,随着“后吴仁宝时代”的到来,对华西村的非议不绝于耳,究其原因却不仅仅是父死子继新掌门的上台,这一切还要从华西村由穷到富过程中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说起。从这一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征程中,窥看华西村老*吴仁宝和后吴仁宝时代如何带着村民从贫穷走向富裕。

而观华西村老*吴仁宝和他的子孙后代,更可以看到一场经济的变革和崛起,谈谈华西村的激荡50年。

吴仁宝的后人为什么姓孙,华西村吴仁宝的子孙后代们(1)

华西村

吴仁宝缔造的光辉时代

在2012年,见过老*吴仁宝的人无一不称赞老*精神矍铄,腰板总是挺得笔直,说话做事也如同从前一样雷厉风行,谁也没想到仅仅在一年多后,老*就驾鹤西归,离开了他深爱的华西村,离开了兢兢业业奋斗48年的村党委*一职。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成立之初,全村六百多号人,人均年收入不足45元,还外欠债1.5万元,水稻平均亩产量不足350斤,穷得远近闻名。年仅33岁的吴仁宝就在此时临危受命,担起华西村支部*的重任,开启了改造华西的历史征程。

吴仁宝的后人为什么姓孙,华西村吴仁宝的子孙后代们(2)

吴仁宝

一、从一穷二白到第一村

60年代前,华西村穷得响当当,“有女不嫁华西村”的说法在当地广为流传。吴仁宝1961年开始担任华西村第一任党支部*,这一干就是48年,他时时刻刻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即便是多年以后,2006年的春天,大部分华西村的村民住上了人均300平的第三代楼房,老*吴仁宝却还住在第一代的老房子里,遵循着多年前自己立下的“三不”誓言: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

正是这样艰苦奋斗加上勤俭节约的作风,吴仁宝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于是在1978年全国大部分村庄都追随着安徽凤阳小岗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造时,吴仁宝结合华西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分析得出:分田到户的方法并不适合华西。

吴仁宝的后人为什么姓孙,华西村吴仁宝的子孙后代们(3)

反而华西村工业基础好,集体经济强,他提出“将500 多亩粮田由 30 多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上去”的想法。村民们把自己的信任全部交给吴仁宝,获得了群众支持的吴仁宝也用实践证明了他用长远的眼光,本着共同富裕的理想。

吴仁宝在一次村支部会上对支部委员说明他坚持“不分”的理由时说:“我们要吃透两头,实事求是。”

“凡是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可行的,都应加以坚持,而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我的体会是,中央允许搞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度,就是不是一种责任制,不搞一刀切,就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正是由于他认清实际、敢作敢为,尽管是逆着分田到户的大流,华西村却走出了自己的康庄大道。

吴仁宝的后人为什么姓孙,华西村吴仁宝的子孙后代们(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