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吴仁宝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独到的眼光使华西的每次转变都能恰如其分地踩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作出适应当时情况的转变,事实证明,华西的路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自上任以来,吴仁宝率领着干部、群众起早贪黑,改造水网、农田、对洼地进行填补,河流进行改道,使得整体耕作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硬是用村里勤劳的人力将人们口中的“烂泥村”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样板村”。
除了稳扎稳打的农业建设,他也是顶风冒险、积极推动华西村工业化建设的第一人。“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吴仁宝冒着政治风险,悄悄创办了村五金厂。
全国的工业建设刚开始起步,市场起伏大,钢铁、铜铝价格时常变动,但华西讲信誉,只要与客户订立了规范合同就按合同来。华西小五金厂从1969年创办至1978年,“总计实现产值296.35万元‚创造利税135.03万元”。华西人均分配水平也从130元上升到220元。
华西村真正完成“原始积累”是在1992年,当年的人都知道,那是个“一个会议赚了一个亿”的故事。当时刚准备休息的吴仁宝看到*南巡讲话的报道,紧急召开会议,要求动员一切资金囤积生产原材料。
仅仅3个月功夫,铝锭的价格从6K上涨到1.8万元,1999年,“华西股票”正式上市,开创“村庄上市”的先例,此后更是无人不佩服吴仁宝的敏锐眼光和商人般的经济头脑。
2007年,富裕了的华西村不惜拿出30亿元建造“空中华西村”,除了修建高达74层的五星级酒店,还建造空中花园、游泳馆、甚至购买了直升机,推出“空中看华西”项目,华西村赶上了第一波旅游热潮,实现了从农业到钢铁到旅游的转型。
华西村奇迹先进生产方式的范例在华西村成功的发展过程中吴仁宝超越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直接进入“让一定范围的人从一开始就走向共富”以此理念为基础,他实现了“资源集中、资金集中、人才集中”的规模经济发展模式。
“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体现了吴仁宝着眼全局的意识。殊不知,曾经引以为傲的“集中”模式下面,却隐藏着汹涌的波涛。
二、落到个人身上的幸福感华西村的集体经济,并不是那么无懈可击。“集体成员权益”至上导致的结果是个人所得利益的压制。
在华西村提供的一份“华西特刊”上,88位先进人物头像排成“金字塔”状,吴仁宝一家三代人处在顶端,家庭成员22人几乎全部担任了领导岗位。根据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怡2004年的研究数据,吴仁宝四个儿子可支配的资金占华西村总量的90.7% 。
遵循村里“二八开”与“一三三三”的分配机制,每个村营企业都设盈利指标,超指标部分实行“二八开”进行分配,即20%留在企业投入再生产,80%用作奖金分配。奖金分配的原则也同样留下一部分作为集体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