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6:36:40

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1)

1975年的初冬,北京朝阳门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内,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翻阅着当天送来的一份《人民日报》。他被报纸上的一篇述评深深吸引。他反复看了多遍,激动万分。最后,他挥毫写下:“我闻此讯心跃然,不胜欣喜望南天,仁宝同志江阴众,英雄业绩维仔肩……”在洋洋洒洒地写下这百来字长诗之后,他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叶圣陶。

事后,这首大气磅礴的“题赠仁宝同志”诗被寄到了吴仁宝的手中。而此时的吴仁宝,正以“七十万亩田成方,六万山地换新装”的豪迈,书写着江阴历史上的“鸿篇巨著”。

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2)

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华西村出名了,吴仁宝也成了名人,但这些并没有让这个华西的当家人舒展愁眉。当过会计的吴仁宝给华西村算了一笔账,他发现从1961年到1968年,华西村的劳动力增加了142人,而土地却只多出了6亩地。吴仁宝掰着手指头掐来算去,总算弄明白一个道理:仅仅靠农业上的收成,顶多只能混个肚饱,多几个零花钱罢了,却永远摆脱不了“高产穷队”的命运。

吴仁宝比谁都清楚,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要想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就必须把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全国闻名的“农业学大寨”样板大队,竟然“不务正业”搞起了工业,这样的风险可想而知。为了保密,吴仁宝干脆把小五金厂建在了最不起眼的河边角落里,四周还搭起了围墙。

1975年,华西村用五金厂挣的钱,建成了当时连苏南大部分县城都没有的五层大楼,创办了托儿所、中小学,被华西人自豪地称为教育大楼。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里的土地分开承包。此后,“大包干”在全国推行。

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3)

当时,华西村的600多亩良田已交由30位种田能手集体耕种,剩下的绝大多数劳动力都转移到了村办企业中。而且华西村人多地少,一旦分田到户,每人也只能分到半亩地,吃不饱饿不死。于是,在分与不分的困惑中,吴仁宝根据华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又掀起了乡镇企业的改制热潮,吴仁宝与华西村再次成为了社会议论的焦点。

这一次,吴仁宝仍然没有“随大流”。他开创性地提出了“一村两制”,允许村民既可以搞集体经济,也可以搞个体经济。这使得华西村走上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新路。

正是吴仁宝的这两次坚持,华西村抓住了发展机遇,实现了超前发展。从1988年实现“亿元村”到2003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吴仁宝引领下的华西村集体经济道路已经越走越宽广。

紧跟时势 学无止境

1992年3月1日深夜,吴仁宝被《深圳特区报》上发表的几篇评论文章搅得睡不着觉,他预感到经济加速发展的浪潮即将到来。越想越振奋的吴仁宝抓起电话,拨通总机。当时针刚刚指向凌晨三点,华西村的干部们已经各就各位。吴仁宝当即下达指令:动员一切资金,“借钱吃足”,囤积工业原材料。

短短半个月,华西村就收购了近万吨钢坯,1009吨铝锭和700吨电解铜。3个月后,每吨6000多元买进的铝锭,一下子涨到了1.8万元。外界纷纷称道:“吴仁宝一个会议,就给华西村赚进了一个亿”。

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4)

1998年,华西村计划上市。这是四子吴协恩力推的计划,吴仁宝起初并不支持。在随后的村党委表决时,只有吴仁宝一人投了反对票,最后他只能少数服从多数。1999年,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村级上市公司。尽管之前一直反对上市,但在深交所敲锣的那一刻,吴仁宝笑得比谁都开心。

小家大家 华西是家

主导华西村上市的吴协恩,是吴仁宝最小的儿子。但华西人都知道,吴协恩还有一位父亲,那就是华西村民孙良庆。那是1974年的夏天,暑热难耐,村里的几个男孩子相约去野河游泳。12岁的孙卫清一头扎进水里,之后就再也没能起来。人死不能复生,该如何让孙家走出绝望呢?突然闪现的一个念头,让吴仁宝自己都吓了一跳——把阿四送给孙家。

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5)

吴仁宝用一个父亲的权威,让11岁的儿子屈从了自己的安排。但同样作为一名父亲,他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艰涩的呢?

吴仁宝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送人,这让家里人都接受不了。尤其是女儿吴凤英,对这个早出晚归的父亲一直颇有怨言,她甚至都不肯叫一声爸爸。

直到25岁出嫁那天,吴凤英才在媒人的催促下喊了第一声爸爸。这迟到了25年的一声呼喊,打破了父女俩多年的隔阂,也让从不轻易落泪的吴仁宝忍不住泪湿眼眶。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吴协恩,也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衷。

一生勤苦 服务不止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吴仁宝的经典格言,被树立在村中最显眼的位置。吴仁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40多年来,当华西村的村民纷纷住进第6代别墅时,吴仁宝与老伴赵根娣却依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这栋简陋老房里。

一生勤苦,两袖清风,吴仁宝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一条“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

2003年,已经75岁的吴仁宝从村*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以不拿工资不拿奖金的身份出任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继续为华西村服务。退休之后的吴仁宝每天最多的工作就是接待,以及雷打不动地为游客作报告。多的时候,他一天要作五六场报告。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吴仁宝用他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誓言。2013年1月,因为疼痛数度昏厥的吴仁宝,终于答应在村里接受“帕克CT”检查,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骨转移。期间,并不知道病情的吴仁宝仍强忍疼痛,坚持工作。直到3月6日开完月度经济会议,已经吃不下饭的吴仁宝才同意到上海看病。2013年3月18日,这位华西村的“精神领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留下的最后两句话是:“开会”和“现在开始,不要来翻花样了”。

吴仁宝格言,吴仁宝说过的名言(6)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顾秀莲:我觉得吴仁宝一生是很壮观的一生吧,他创造了很多财富,创造了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在世界也有名。实际就是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我们这一穷二白的国家完全可以富起来,而且我们富起来以后比任何国家都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