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此句话意义不难理解,关键就是其中有一个通假字“拂”通“弼”字,让很多人疑惑不解。按照"通假字"必须音同或者音近的原则来考虑,更是一头雾水,二者读音相差较远。是不是古人真的搞错了呢?这个借来的通假字真是假的?如果这样想,我们就是“以今之音度古人之音”了。
"通假字":说白了多数是古时一批写错别字的人和懒人搞的鬼古人放着本来存在的本字不写,为什么去借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不必想象得太复杂。
通假的产生就是古人忘了本字或者是为了省事。说白了,古人也有提笔忘字的时候,忘了怎么办?那时候可不如现在,不会写了掏出手机几秒钟搞定。古时纸质的字典都很难找到,即使有字典谁也不能每天背在身上,而且查起来也是相当繁琐,哪怕是诸如李白、杜甫之辈也做不到啊。没有字典和手机,古人还是有方法的,于是索性就写个同音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现在说就是写个"错别字"凑合上。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本来会写本字,但是写得着急,一笔一划实在是没有太多时间,特别是笔画太多的字真是懒得写了。于是乎,古人又开始借了,便找一个笔画少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来代替。
其实,即便是现在我们碰到难写的汉字也是想着简写,可惜很多时候都简写错了,比如"餐厅"写为"歺厅","歺"与"餐"音不同义也不同,这就大错特错了,是无法得到公众认可的。
因此,"通假字"放到现在说就是"别字",只不过现在很文雅地称之为"通假字",感觉特别的高大上。古人这样写了,后来很多人崇古,也开始效仿,久了就约定俗成了,这个别字就被认可了。
"通假字"也不是随便找一个字就可以顶上的,音同或者音近才有资格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是一种借代关系,本有其字而不用,无异于今天写的"错别字"。但是,二者读音一定相同或者相近。比如,"亲戚畔之","畔"通"叛",二者语音相同;"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二者读音相同。
通假字和本字的关系是松散的,二者没有意义上的关系,"畔"和"叛","衡"和"横",只是读音上有关联,意义并无瓜葛。
通假字是临时性的借用,不会被固定下来长期使用。因此,我们所见的通假字,一般都要死记硬背下来,每个通假字出现次数实在是少得可怜。
"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拂"该为"弼",很多人想得脑仁疼,依然不知其解按照通假字的一般规律,通假字和本字须音近或者音同才可通假,而"拂"和"弼"之异,今人看来实在是天壤之别。因此,很多人就说这太不合理,其他通假字都老实本分,唯独这个让人无法接受,应该是我们的祖先搞错了吧?
之所以这样理解,就是我们犯了用今音去读"拂"和"弼"的错误。"拂"与"弼"如果按照现代读音,声、韵、调均无任何相近之处,恰似摇滚和古典音乐的差别,风格实在是不同。
钱大昕的"古文轻唇音"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古音的演变说起,为了简单明确,我们采用理论和图示的方法为大家解释。先说理论,这一理论就是清代的史学家、文字学家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
钱大昕此说是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也就是唇音声母中古代有两种:一种是重唇音,就是双唇音,现在的汉语拼音的b、p便是;另一种就是轻唇音,就是唇齿音,今音的f便是。但是,在上古音中轻唇音f音是不存在的,只有b、p一类的音。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解决了汉语语音的一大困惑。按照这一理论,现在读f声母的"汾""封""附",上古之时都读作"盆""邦""部"。在这一原则下,古人便会用通假字"汾""封""附"来代替"盆""邦""部"。
说到这里我们就基本明白了,"拂"与"弼"本来的声母都是重唇音,为双声字。另外,我们通过另一个例证来证明二者的关系,在古文献中"夫"字常用来代替"彼"字,如:
君子疾夫(通“彼”)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由以上可知,我们以古代无f音的理论就解决了"拂"和"弼"声母迥异的问题。但是,即便是这样二者声母相同,但是韵母还是不同,一个为u,另一个为i,还是差别较大。这又作如何解释呢?
从"弼"字古字形及上古读音亦可证"拂"与"弼"古音相近"弼"字产生较早,在西周金文中从㐁、弜声,但是至战国时期"弼"字发生了变化,字形或有从力、弗声,因此在这个时候"弼"的读音与"拂"有了相同的读音。
另外从上古音角度来考察,"拂"与"弼"音有相近亦有相同之时,且二者先秦皆属于相同的韵部。
参1
参1
"弼"字"帮助""辅佐"之意从何而来?关于"弼"字的来源也是有争议,从字形看"弼"为会意字,为两个"弓"加"百"构成。但是最初中间并非"百"字,而是"㐁"的讹写,且不在中间。"㐁"字读为tiàn,是"簟"的本字,为席子之意。"弼"字金文字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