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春秋楚事较为详备,作者用近三千字的篇幅再现了吴兵人骂的前因后果,外部环境和具体战况,甚至主要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等,却未见任何与"鞭坟三百"有关的字样。
《国语》作为较为完整保存列国史书原貌和素材的文献,也没有一字提及“鞭坟三百"的情节。因此,“鞭坟”以及后来的“鞭尸”细节应当是虚构的,极有可能来源于民间的道听途说。
战国末年和两汉之际,是复仇之风炽盛的时代,世人亦皆崇剑尚侠。为报父兄之仇,颠覆祖国的伍子胥是先秦两汉之世血亲复仇的极致真型。
其有勇有谋背负血债的形象符合当世对侠士的定义,故时人将“鞭坟”“鞭尸"等游侠意味浓厚的复仇情节附加至其身上,并且借助民间系统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