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费孝通的杨纫兰
生长在崇文重教、开明宽容的家庭环境里,身为女子的杨纫兰也幸运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了国内第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费孝通对母亲的评价是:“她是个思想开放的人,乐于接受新事物”。
费孝通的父亲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后来留学日本回国后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还曾被晚清状元实业家张謇邀请到南通工作,也正是在那一年费孝通出生,于是,父亲在他的名字上留下了这个“通”字,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人生一路通达。
靠着外公留下的部分田产、父亲的工资,费孝通从小家境还算殷实,几乎可以顿顿吃上肉。
但民国时国家不太平,军阀经常打来打去,他母亲也不得不常带着他们东奔西走,而在这样的乱世里,杨纫兰最关心的,始终是孩子们的教育。在家庭的账本里,教育支出永远排在第一,只有这项钱够了,才会去考虑其他的支出。
也正因为母亲的高瞻远瞩,费孝通与他的哥哥、姐姐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都成为了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
▲1950年费氏三兄弟在北京
有意思的是,在母亲的安排下,费孝通居然去了振华女校上中学,成了学校里唯一的男生。
一个男孩子怎么就跑到女校读书呢?据说是因为费孝通从小体弱多病,而且性格比较腼腆,母亲担心他被人欺负,就找到了自己的好友,振华女校的校长王季玉。
▲青年时期的费孝通
不管是什么原因,费孝通就这样遇到了同学杨绛。就像每一个懵懂少年,都有一个暗恋的“女神”一样,并不是很美的杨绛在费孝通的眼里却光芒万丈。
但是在杨绛看来,费孝通显然没什么吸引力,呆头呆脑,不会玩游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有一次,杨绛用树枝在沙地里画了一个头像:
胖嘟嘟,嘴巴老张着闭不拢。杨绛指着地上的画骄傲地问费孝通:这是谁?这是谁?费孝通只是憨笑,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