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家来的松鼠读后感,松鼠的简短读后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8 07:06:43


跑进家来的松鼠读后感,松鼠的简短读后感(1)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程实老师“文以类读”,他承认,这是“类”的标签。当我们走进阅览室时,这样的情景经常看到书架上的书籍都是按类摆放的,教辅类的书籍摆在一起,工具类的书籍放在一起等等,如何有条理地将同类书籍摆放起来?简单说就是归类。

大量阅读首先要以教材为基础,只有让学生把教材学好,才算是奠定了应有的基础。传统的课堂是一篇文章需要多个课时学习,大量阅读就不能这样了,必须提高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

程实老师告诉大家,教材的阅读也是可以按类整合的。因为教材的编写基本特点是围绕专题,专题就可以理解为归类,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就是一类文章。每一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读”,解读“单元导读”又有发现,原来“单元导读”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于“人文性”的要求,另一部分则属于“工具性”的要求。

拿起教材,让我们看看,他说,看看这一单元导读: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

跑进家来的松鼠读后感,松鼠的简短读后感(2)


研究发现:这一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排的,选编了四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

教师必须明白:这几篇文章都是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观,画面感很强,要注意引导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让学生熟读成诵。

经过梳理归纳,我们可以明确两个基本要求: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2、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这样,我们根据这些要求,可以先把教材中的文章,加以整合,让学生进行阅读。

整合的原则有两条:一是专题的整合;二是语用的整合。第一条原则已经确定,第二条原则我们进行设计。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上册第七组文章,专题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四篇文章,分别是:《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程实老师打开教科书,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备课思路:先看整合前文章的顺序:21、老人与海鸥;22、跑进家来的松鼠;23、最后一头战象;24、金色的脚印。

跑进家来的松鼠读后感,松鼠的简短读后感(3)


再想整合后文章的顺序:21、老人与海鸥;23、最后一头战象。22、跑进家来的松鼠;24、金色的脚印。

原因很简单,《老人与海鸥》抓住“细节描写”,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最后一头战象》抓住“细节描写”,再现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以上两篇文章可以整合为“细节描写”类。

《跑进家来的松鼠》叙述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金色的脚印》叙述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这两篇文章可以整合为“叙事抒情”类。

我们已经听得很明白,程实老师让我们说出这是哪一类时?大家不约而同:“整合阅读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