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外国语学校 姜慧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在这次读书会上我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感悟与收获。对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个人,我感触最深的是鲍叔。齐桓公成就“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孔子明说这里有“管仲之力也”,而史学家司马迁点得更透彻“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的确,鲍叔知人善任、德才并重的大贤大能光芒,在三位风云人物中是最恒久、最璀璨、最厚实的。
鲍叔似乎没有齐桓公的雄霸,似乎没有管仲的强术,但他知人善任的伯乐精神,德才并重的个人修养,明、仁、武兼备的非凡能力,难道不算是给了齐国伟大的贡献吗?鲍叔能知人且有德才并重的君子风范,不正是伯乐加千里马集于一身吗?不正是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完美结合吗?我想说,鲍叔的贡献是恒久、璀璨且厚实的。如齐桓公建立王霸伟业者大有人在,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逐鹿中原多少帝王君临天下;效法管仲出山干一番“华夏第一相”壮举者也并不少,孔子就曾鄙管仲小器,年轻的孔明自比管乐,中华文明长卷中的名相实在是星光闪烁;但若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鲍叔牙是无可匹敌的,唯有他的知人善任、德才并重在发挥个人优势和促进组织效能最大化方面最是难得,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鲍叔有明德。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时,他选择辅佐少有远志的小白,小白成为齐桓公证明了鲍叔择主的正确;后来鲍叔提出著名的尊王攘夷外交主张,助力齐桓公成就霸业,可谓功不可没;鲍叔在管鲍之交这真挚友谊中占绝对主动,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鲍叔与管仲至交,却恪守两家互不通婚,保持清明的家族关系,只为国之强大计。鲍叔自知且知人,足见他是个高格局的战略家型人才,有至善明德。
鲍叔有仁德。在自己有称相机会的时候,他却把管仲推荐给了小白,甘为人下,足见鲍叔的大贤能大仁义。这个水准的知人善任,不仅仅受到太史公的大赞,也给中华文明注入无尽的正能量。谁说中国人有不团结、互相拆台的劣根性?我们的鲍叔早已用行动给出了有力的回击。
鲍叔具武能。鲍叔不仅是伯乐,也是很能*千里马。他推荐管仲为相,成就了“法家先驱”管仲的一世英名,而鲍叔自己并没有去做隐士。他劝勉国事选拔官吏,助力齐桓公的春秋霸业;他总能刚正直言,在齐桓公与郑国结盟,相当于小白的事业如日中天时,鲍叔敢于提出“勿忘在莒”,告诫“希望您(齐桓公)别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别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别忘记车下喂牛的时候”,为齐国大政把舵;而且呀,鲍叔这匹千里马的武能非同一般,是匹战功赫赫的千里马,且不说早年的管仲离开鲁国顺利归齐、后来齐国攻打山戎以及“召陵之盟”等大事件,鲍叔都有关键性参与,就说他晚年拜相也足见其在齐的分量,这分量离不开他的武能。
明、仁、武兼备,从个人角度来说是知人善任、德才并重的诠释,从国际关系角度来讲是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中国人的价值观彰显着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识大体、顾大局、此心光明,这明与仁铸就了鲍叔知人善任、荐贤举才的大德,勇于担当、德才并重的大贤大能正是我们中国人的大国胸怀和硬核实力。
同学们,让我们见贤思齐,在鲍叔故事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汲取养料,向先贤向伟人学习,学习他们知人善任、德才并重的高尚品德,淬炼自己的情操和能力,提升自己的见识和格局,让我们心中有家国,眼中有他人,能精干能合作能信任能奉献,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中国青年。
我的发言完毕,感谢大家的聆听。
2020年7月高考日
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