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其实我们可以简单推算,对岸人口2356万,按照日均死亡100人计算,假如我们躺平放开了,我们社会至少要面临日均5000人死亡的局面。
这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我们的整体医疗资源还是不如对岸的。
最近股市还一直拿一些捕风捉影的“放开”当做利好来炒作。
有时候,我不由猜测,是不是一些资本故意把“放开”跟“利好上涨”绑定在一起。
培养散户的条件反射。
这样有一些股民,就会基于自身利益,去呼吁放开。
但在真正躺平前,一些资本还能把这个放开当做利好来炒作,这只是利用不对等的信息差,在收割散户罢了。
如果我们真正躺平,对股市反而是真正的利空。
大家试想一下,假如我们躺平放开了,面对每天新增几十万人感染,数千人死亡的局面,而且可能得持续大半年,面对那种光景,我们的社会、经济、舆论、股市能好得了吗?
我们的敌人,只是想让我们乱起来而已。
那真的是现在呼吁放开的人,心里所想要的局面吗?
我们整个社会层面,真的已经做好这种放开的准备吗?
我们的舆论有做好这方面的宣传预期吗?
如果我们舆论缺乏这方面的预期管理,一旦躺平,出现比较严重后果的时候,到时候民众的不满肯定会更大,会远超过现在。
我们有这方面的觉悟吗?
我个人是认为,我们既不能为了坚持防疫,就去过度渲染新冠病毒的危害性,但也不能为了呼吁放开,就去过度渲染奥密克戎无害论。
这都是不可取的两个极端。
我们还是得实事求是才行。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尽量站在比较理性的角度,去跟大家搬运国外躺平后的一些情况和数据,来帮助大家更理性的了解新冠病毒。
但我每次说国外躺平后的一些数据,还有国外对“长期新冠”危害性的一些研究时,总有人就拿国内一些地区做得不好的防疫来喷我。
有时候我确实感觉挺无奈,我自己对国内一些防疫乱象,也感到十分不满,对一些次生灾害也感到很悲伤。
但我也很清楚,如果我们躺平,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只会出现更多次生灾害。
所以,我也只能是多搬运一些国家的权威研究和数据,去帮助大家了解。这不代表我认同一些明显有问题的防疫乱象。
我一直强调,我们的防疫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去改进和提高,我也反对这些防疫乱象,但我们要就事论事去批评一些地方做得不好,而不能因为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就直接上升到对整体的攻击,这是很容易被带歪节奏的。
(6)不易
现在舆论比较极端化,也太多人不理解“个体没事”跟“整体有事”并不矛盾。
所以,如果能让更多人了解清楚奥密克戎对社会整体的危害性后,可能我们对于防疫能更加理解和支持一些。
这个理解,是对科学防疫的理解,而非对过度防疫和一些有明显问题的僵化防疫的理解。
一些地方做得不好,该批评,我们要批评。
但整体层面,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为何要坚持防疫。
现在,我们舆论确实比较缺乏这种比较理性的声音,所以民众对于为何坚持防疫,不够了解,从而无法理解。
特别是在疫情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多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防疫的阻力和难度,也确实越来越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舆论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我们所能影响和决定的。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没办法影响到我们应该如何防疫。
虽然,我个人是觉得,现阶段还没有到放开的时候。
但对于一些防疫的乱象,也确实要去加大力度改正。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且很多地方,不管从财政、人力、组织能力上,连续两年多的高强度防疫,也确实是到了一个极限,包括我们的基层人员、医护人员过去两年多都很辛苦,都付出很大的艰辛和努力,不少人也确实到了一个极限。
这些,我也是都可以理解。
所以,我觉得也不能怪人们会有这种呼吁放开的声音,当然,那种恶意带节奏的除外。
总的来说,不管我们未来防疫如何变化,我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能撑得久一些,就得尽量多坚持一会,但如果实在防不住了,那逐步放开,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只不过,之前在我预想中,可能我们这个冬天应该还是能坚持过去,也许明年春天才会开始做逐步放开。
但当前这个形势,还是有些严峻,有时候我也搞不太清楚,我们接下来应该要怎么做才更好。
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支持国家整体的防疫政策。
现在各方面感觉都比较混乱,要怎么防、如何防,感觉各地方的步伐都不太一致。
在当前这个阶段,我们更重要的,还是得统一思路,减少这种步伐不一致所带来的不必要混乱。
本来防疫就很辛苦,如果把因为这种混乱带来不必要的内耗,很容易增加我们防疫的压力。
我们当前,还是不太可能如很多人预期那样一下子就放开,我们当前社会还承受不了这种躺平代价的冲击。
我们更多,可能还是会采取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去更加科学精准的进行防控,去尽可能避免僵化的过度防疫。
不管我们如何对防疫做优化,确保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应该是最终的底线,这个也应该是我们的共识。
防疫之难,就在于人们很难形成共识。
如果大家能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那我觉得我们应该不至于防不住。
只能说,这个病毒确实太狡猾,太有迷惑性,它的危害性是潜藏在“长期慢性”对社会的持续伤害里,而容易放大个体和整体的撕裂。
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个体和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会自发的去维护整体的利益。
但如果出现个体和整体利益不一致,需要牺牲一部分个体利益,来维护整体利益的时候。
往往就会形成个体和整体的撕裂。
这是我们需要客观面对的难题。
我们之前因为疫情整体并不严重,可以通过“静态”模式,以极少部分人的利益,来换取整体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受疫情影响。
但现在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波及到越来越多的人,自然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阻力。
事实上,国外躺平,也是牺牲少部分群体的利益,去维持整体大多数人的利益。
只不过,国外躺平,他们牺牲的少部分群体,因为死掉了,所以没办法发声,他们欺负的就是死人不会说话而已。
而我们因为防控,而出现自身利益受损的群体,绝大多数情况,都还是能在网络上发声,而且会比以前更积极发声。
我对于这种维护自身利益的声音,还是比较能理解的。
因为很多受疫情封控影响的人,确实生活出现比较大的困难,我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
同时,不管我们未来选择何种防疫模式,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比较理性客观的去审视我们过去两年的防疫。
我们确实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好,还有一些地区做得很糟糕。
应该批评的,我们需要批评。
但也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以偏概全,不能把我们过去两年艰辛的防疫,直接全盘否定。
一个客观事实是,我们是当前世界上,感染新冠比例最低的国家。
我们大多数人过去两年,大多数时候的生活,并没有受疫情太多影响。
我们大多数人,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上百万人因新冠病毒毒死亡,也没有出现2400万的“长期新冠”人群。
这都是我们过去两年多艰辛防疫的成果,是我们无数人付出巨大艰辛才来之不易的成果,不能轻易就被人以偏概全,给直接全盘否定。
否则我们也对不起过去这两年艰辛防疫的人们,也对不起配合防疫的民众。
虽然当前因为新冠病毒不断变异,越来越难防,也让疫情正在对越来越多人造成影响。
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可能会因为防不住,而不得不选择逐步放开。
也许到那个时候,人们才会怀念,现在不用担心会不会被感染的日子。
很多事情,确实你说再多也没用,只要人们不亲身经历,永远不知道具体要付出什么代价。
我最近还看到网络上有人说,看自己小孩每天被捅嗓子检测核酸,很心疼。
对这样的说法,我真的挺无语的。
对岸在今年6月的疫情高峰期,截至6月7日,对岸12岁以下儿童新冠重症累计39例,分别有17例脑炎、8例肺炎、3例败血症、4例哮喘,其中17人死亡。
我们扪心自问,是我们自己去配合每天检测核酸比较好,还是像对岸这样躺平后,会让自己的小孩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有万分之一的概率出现这种脑炎?
现在出现的一些次生灾害,也确实让人很悲伤和愤怒。
但我们也应该好好想想,躺平之后,这样的次生灾害会因为医疗资源挤兑,而成倍增加的时候,到时候网络上的控诉文章,是不是会比现在要多得多?
其实国外现在也有很多这类控诉躺平之后的“次生灾害”的声音,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翻。
我们整体医疗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医疗资源是比较低的,平时流感高峰期,医院就排满了人,我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我们躺平放开了,会是什么景象。
防疫确实很难,也很辛苦。
现在的形势也比较严峻,我也不知道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但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至少坚持完今年冬天。
至少再多观察一下,欧美在这个冬天的疫情数据。
欧美是没得选择的时候,才不得不躺平,既然有他们在前面摸着石头过河,有现成的案例和数据,我们为何不能再多多观察观察?
同时,“静态”了90天,还在持续新增病例的离谱事情,我希望能尽量杜绝。
有时候也不能怪民众不满,实在是一些地方的僵化防疫确实太离谱了。
只是我们该批评可以批评,但还是得就事论事,我们是需要解决问题,去不断优化,而不是全盘否定,直接用另外一个更糟糕的躺平方案,那样不会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糟糕。
我还是比较希望,大家能比较理性辩证的去思考防疫问题。
现在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很糟糕,我也只能尽我一点努力,去多发出一些理性声音。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