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来,也就是王昌龄在诗中讲出了普通人的心声。不过王昌龄的逻辑,或许是“错误的”。
因为只有卫青、李广这样的名将,没有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没有高素质的军队成员,并不可能做到“不教胡马度阴山”。
历史不是英雄单独创造的,而是人民和英雄齐心合力创造的。就算给你十个卫青、李广,让你带着宋朝那些老弱病残的“雇佣军”,胡马该渡阴山,还是要渡阴山的。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真正决定胜负的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决策者的魄力。名将肯定是会发挥重要作用的,但他们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
王昌龄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当时唐王朝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并不占劣势。而唐军之所以不能“百战百胜”,无非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一,军事与科技实力并未达到对敌人“降维打击”的程度;其二,政策需要,国家在对待关外敌人时,并未倾尽全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王昌龄这首诗的问题不只在于理性大于感性,还在于“说理”水平比较低下,见识太过普通。
当然,王昌龄只是一位文官兼诗人,并不是真正的武将,也不是朝廷中枢里面的人。他写这首诗,其实是出于对边关战士的同情,发了一顿牢*而已。
因为“秦时明月二句”写得很悲壮,但是最后“但使龙城”两句过于平庸,所以也有人认为,它不应该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真正的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应该是王之涣的同题材七绝《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为什么比王昌龄的《出塞》,写得高明呢?因为它开头一句的想象力奇崛,不亚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
最后两句写关边生活的艰苦,守边战士思念亲人,却等不到家书。同样是叙述而非抒怀,但是诗句的亮点在于“何须怨”三字。
为了保国家安宁,守边的战士宁肯牺牲个人幸福,“春风不度玉门关”,我又何怨之有?全诗格调因为有此三字,顿时得到了拔高。
不过尽管如此,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开头两句读来还是很悲壮的,所以“秦时明月汉时关”也成了一个千古名句。
结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二句,短短十四个字,却写尽了千年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表现出了王昌龄对边关战士的巨大同情。
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将士埋骨黄沙,却始终迎不来最后的胜利。国家要打仗,首先遭殃的就是黎民百姓。因为国家征兵,就有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于是人们就开始思考,思考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打了上千年的仗,还是不能将边患彻底解决呢?
有人想起了秦汉时期,中原王朝曾经辉煌的战绩。想起了那些战役中的代表人物,卫青、李广。于是他们认为,假如这些名将还在,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其实这个问题,就好像是普通人会把中国男足不行,归罪于足球教练;又把中国电视剧制作水平不行,归罪于中国编剧一样。
总而言之,王昌龄在对待唐代国家军事的问题上,保留了与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的视角。理性大于感性,见识过于平庸。
这既是《出塞二首·其一》能够在民间广为传播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它遭到后代诗评人贬低的重要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