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什么意思,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底啥意思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1-12 19:50:01

人性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特别是一个集体中,不平均会造成极大的内部矛盾。

但是,平均这杆秤却很难把握。

说到赏罚公平,李世民做了很好的示范。

李世民登上帝位后,面临着对下面将领进行封赏,可毕竟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将领众多,一个个都封赏的话,李世民也拿不出那么多的赏赐与官爵。但又不能不进行封赏,不封赏会寒了臣子将领的心,封赏吧又不能一个个都封赏。

李世民是怎么做的呢?

他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现在天下已定,需要从打江山过渡到守江山的阶段,那么,就应该重用文臣,而文臣在打江山上又不如武将的贡献大,这怎么办?

太宗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

李世民先不说谁功劳大小,让你们武将自己说。

这下好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因为战场*敌,只要是活着的都是功勋赫赫,根本就难以分出*敌多少、功劳大小。

这时候,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说:我是最早从关西起兵的人,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功劳却在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之之?

李世民说:“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李世民说完,众位将领于是相互议论道:“陛下如此公正,即使对皇叔淮安王也不循私情,我们这些人怎么敢不安本分呢。”

李世民对自己的叔父都没有徇私情,所以,那下面这些将领就更没话说了。

接着李世民面临了第二个问题:

启用没有功劳的新人。

论功加官进爵本来就是需要有功劳作为基础。

但是,有才能的新人没有功劳,这怎么办?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显得李世民赏罚不公,又会让人觉得新人“窃取”了功臣的胜利果实,引发内部矛盾。

房玄龄曾说:“秦王府的旧僚属未能升官的,皆满腹怨言道:‘我等跟随侍奉陛下身边,也有许多年了,现今拜官,反而都在前太子东宫、齐王府僚属的后面。’”

李世民加赏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部下,却也对自己的旧部没有加以封赏,这难免不让人感觉心有不平。

太宗说:“君主大公无私,因此能使天下人心服。朕与你们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设官吏定职守都是为了百姓,理应选择贤才加以任用,怎么能以新人旧人来做为选拔人才的先后顺序呢?如果新人贤能,故旧不才,怎么可以放弃新人而只取故旧呢!现在你们不论其是否贤能而只是怨声不断,这岂是为政之道?”

李世民说:国家设立官职是以百姓为本,既然是为百姓办事就要推选出有才学、贤良的人来当官,而不是按照与我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这是荐贤举能。

有李世民的这番话大家就不会觉得太宗皇帝赏罚不明了,因为人家连自己的旧部都是贤者任用,更别说其他人了。大家也就释然了,心里找到了平衡了,也就不会觉得太宗皇帝赏罚不公,没得到加赏的就会认为是自己还不够好,就不会埋怨太宗皇帝。

李世民的做法既体现出了公平公正,又表现出荐贤举能的贤明。

有人问:李世民已经当上皇帝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直接拉拢一批、提拔一批自己信任的人不就行了?

因为李世民想当好一个君主,真想管理好国家。

所以,他的做法必须符合人性,必须符合规律。

《学经》说:

人道之基,在公而平之,在正义之序。公平不有,正义无序,虽可美其名,亦可乐其成,然其国皆为灾。

公平正义是每个人的诉求,没有公平正义、任人唯亲的结果就如*鸡取卵,无法长久。

很多人倡导肉弱强食、适者生存的强者文化,其实,真正强者并不是欺负弱小,恃强凌弱,因为这样或有一个问题,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当弱者被消灭,那么,之前次弱的就会步入被弱者的行列,最终被消灭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总有人是相对弱的。

真正的强者文化是:择其优护其弱,,赏其贤而扶其庸。

这样的结果才是祥和、美好的。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是安全的,不怕自己有才能而不被重用,也不会担心因为自己弱小就遭受欺负。

正所谓:

人道之盛,在择其优而护其弱,赏其贤而扶其庸。使人安其食,乐其俗,朴而居,实其行。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不患寡而患不均什么意思,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底啥意思呀(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