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中华文化中被误传了千年的成语,有哪些呢?
导言
中国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历史社会文化的思想、经验精华的沉淀与传扬。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与人文内涵。那这些成语是不是就一成不变了呢?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对这个成语进行重新诠释,旧语新用。这样的成语新用,在当时是不是属于错用呢?然而当它们可以流传并传承下来后,是不是赋予了成语新的生命力呢?所以中华文化中“以讹传讹”相传下来的成语,有必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可以“将错就错”的,另一种则是“有错必纠”的。社会变迁中的旧词新用
成语虽然出自经典,有其出处,但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变迁,我们也不可能百分百墨守陈规,只苑囿于其起源的含义。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成语本身是具有社会性的,镜化着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后来的人们根据时况、经验、习俗对成语的延伸发展、重新认识、重新诠释并约定俗成,就会流传并传承下来。这样的旧词新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 寓意的变化
成语中的某一元素理解的偏差,彻底改变了成语蕴含的意境、思想。
以成语“一丝不挂”为例
《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这里的“丝”是钓丝的意思,指钓鱼人随身带着没有钓丝的鱼竿。原意是说佛家修禅定心,形容心无挂碍,没有一丝杂念。
此后人们把这个“丝”的丝理解为纺织的丝,用“一丝不挂”来形容赤身裸体。后来有不少作品使用了这个成语的新意。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2.对象或行为的重新定义
有些成语中的动词或名词改变了其文言文的含义,被后来时代的通常意思所取代。
以成语“既来之,则安之”为例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
冉有、子路为季氏要讨伐颛臾这件事,去请教孔子。孔子回答说:不能这么做。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如果它不来朝,应该修政。对一个国家一个家庭来说,不怕钱财少,就怕占有的不均匀;不怕穷,就怕不安宁;如果均匀了就没有什么穷富, 和顺了也就没有多寡,安宁了也就没有倾轧了。能这样,边远地方的人还不服,那就修文行德,招致他们顺从。如果他们来了,就要好好地安顿、安抚他们。怎么能大动干戈呢?
这里的“来”和“安”都是及物动词,其中“安”是使动用法,使(之)安原意是把他们招抚来,把他们安顿下来。
而后人们将“安”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安心、接受现实,“随遇而安、随缘而安”。如元·吴昌龄 《张天师》 第一折:“既来之,则安之。仙子请坐。”3.世俗化、社交化的社会要求
有些成语可能有比较深刻的历史典故,并不能为普通大众所理解,久而久之,人们按其字面将其世俗化、社会化,以人们较为熟悉与接受的方式方法运用并传承下来,否则这些成语可能因其抽象少用而消失。
以成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例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老子告诉我们的是,“道”超越了人类的一切感觉与知觉,所以不可捉摸,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