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
末尾有投票
末尾链接为(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科普文章
巴西是除了日本、美国之外日本裔人口最多的国家,日裔约占巴西总人口的1%,图中的这个巴西女孩就是日裔后代
我们设想一个情景:如果你在你的家乡已经穷到无立锥之地,甚至到了“夜无三尺可眠、腹无三餐可果”的地步。而就在此时,未知的大洋彼岸的轮渡向你伸来橄榄枝,你会怎么选择?
是扎根本土努力奋斗,还是飘洋过海在异乡重新开始?
清朝末年,福建、广东和海南地区曾经有移民东南亚的热潮,人数达数百万,史称“下南洋”
移民(immigration),这个在今天似乎看起来似乎“高级”的词语,在泛黄的历史中出现时却往往是带着血泪和辛酸的。
其实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移民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
那时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踏上前往异乡的火车或轮船,常常意味着风餐露宿、颠沛流离。比起移民,其实更像是赌局,或是客死异乡,或是功成名就
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下南洋”(移民东南亚),而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Japan),那里的移民潮其实也曾“汹涌澎湃”。
东南亚十一国地图,东南亚地图就是中国传统概念里的“南洋”
大移民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然而抽丝剥茧,用最简单的历史视角来看,其实不外乎两点:一是人地矛盾激化而导致的大量人口*或无业,二是战争或者自然灾难而导致的社会大动荡。
“再说得简单点,所谓的大移民,不过就是再不跑(移民)就活不下去了。”
中国人下南洋,大多是因为清末西方商品经济的入侵而导致的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人“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人地矛盾日益严重之下,由此导致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为了寻求活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以福建广东为主)踏上了移民的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