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耀宇
刀削面,一如上期聊到的手擀面,因做法而得名。顾名思义,面是用刀片削制而成。
提到刀削面,首先想到的是《水浒传》中的张顺。此处,与其性格、故事等无关,仅仅取其绰号——浪里白条。正如一形容刀削面的顺口溜:
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刀削面,是山西特色美食。据说是起源于山西大同一带。当然,现在全国各地也有很多刀削面面馆,如河南商丘多为脊骨刀削面,重庆的有杂酱刀削、海带刀削面等。然而,不管是哪的刀削面,面本身都要讲究个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既然是手工面,和面都是有讲究的。手擀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而做刀削面的面则需要硬一点。适量的水倒入面中,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同样的,和面高手依然是要做到“三光”哟!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削时容易粘刀、断条。至于面粉,善做刀削面的朋友阿文说选用河南或山东产的面粉好一些。
面和好后,将锅坐到火上,待水烧开,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刀,一般不使用菜刀,而是特制的弧形削刀。
手工面者,其关键就在于动作本身。拉面,重点在拉;手擀面,重点在擀;当然,刀削面之奥妙也正在削。削面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高手总结曰:“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胳膊直硬手端平,手眼一条线,一棱赶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所以,若想吃薄一点的,则往往用平刀,想吃厚一点的,则多是弯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你追我赶,恰似流星赶月。这时削出的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手们削出的面条,可以使每条长21厘米左右,厚0.2―0.4厘米。高手每分钟可削200多刀。去山西大的面馆吃面还可以看厨师表演。有以头顶面,双刀削面。还有的脚踩独轮车,蒙住双眼,头顶面团,离锅一两米远,双刀来削。
挺好看的!
面熟,捞出,过水(也可不过),搭上香葱、香菜、配菜,浇上臊子、辣椒油,一碗美味的刀削面就好了。
当然,山西人的话,还得多浇上一些山西老陈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