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退休养老金是每五年一个档次。社保缴费的时候一定要凑满整五年数,比如说30年、35年和40年等等。否则养老金会差别很大。是真的吗?
在过去的时候,工龄是判定养老金计发比例的重要因素。比如说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70%,满20年不满30年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80%,满30年不满35年发放85%,满35年以上发放90%。
按照有关工龄确定养老金计发比例以后,然后再根据本人受到的奖惩情况或者特殊情况,提升一定的计发比例。比如说受到省级或国家级奖励;如果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话,一般也可以提升5%的计发比例。但是,合计的发放比例不得超过100%。
在过去全国实施统一的基本工资表,而且大家的级别和工资一般都相差不大,可以说基本退休费待遇是相对非常平均的。可是话又说回来,当时能够当企业工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必须是城镇户口,在当时八成居民是农民是无法享受的养老金的。
实施养老保险缴费以后,我们的养老制度改为只要社保缴费并满足退休条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实际上还是保持了这样的方式。不过,等到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后,计发方式才出现了改变。2005年养老金的计发方式又进行了一次完善,才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待遇模式也是如此。
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缴费年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最主要因素。如果缴费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年退休的基础养老金,是跟缴费年限直接成正比的。比如说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缴费30年可以领取3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35年领取35%;40年领取40%。跟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体现在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缴费年限,也是跟缴费年限的长短有密切关系。
关于缴费年限的变化,实际上只要每多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都能多上三五元或者十几元。可以说工龄30年和29年零11个月,养老金真的相差不大。
综合看养老金计算公式,除了跟缴费年限挂钩以外,另外还会出现跟缴费指数、退休年龄等多种因素挂钩的情况。
退休以后的养老金,每年还会根据社会平均工资、物价增长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挂钩调整能够体现缴费年限的作用。但是这种调整方式,确实也能逐步缩小人们的养老金水平差距。
所以说,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比过去复杂了很多,也相对更加科学了,更受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