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京城里的驯鹰人旧照 图源网络
如果养不熟,或者养病了,被遗弃就是这些猛禽的末路。
先是国内的这些鹰基本都来自野捕,除了捕捉本身的消耗之外,运输、贩卖的路途上折损的猛禽数不胜数,这对野生的猛禽们来说是个噩耗。
训鹰,不知让多少猛禽失去生命
接下来,要“养熟”鹰,有人就抄着一些地摊小说和坊间传闻上的描述高谈阔论:
什么“熬鹰”啊,就是把猛禽饿着、吊着,消磨它的体力,直到它听从指令为止,甚至是“熬够七天七夜,鹰掉地上了才能停”……好像这样征服一只鹰就是莫大的成就。
还有说“熬鹰”就是人跟鹰彻夜四目相对,中途再给它一点肉作为奖励,等到五六天后鹰开始在人跟前儿犯困合眼,就算“熬”成了的——这听起来似乎是比熬七天七夜显得合理人道一些——
可谁会真的去与鹰彻夜对视?对视完就有用吗?睡觉怎么就算成功了呢?这种种方法的背后实在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在。
猎隼:你再看我啄你! ©大猫
再者,猛禽对生存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当今国内却不存在专门为猛禽而建立或有针对性的动物医院,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疾病的无解。
比如长期站立在不适合、不洁净的栖架上,猛禽会极其容易被细菌感染而患上脚垫病,影响其生活以致于残疾。
还有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导致的霉菌病和寄生虫病,得了这些疾病的猛禽,病情严重的,甚至是肺泡和心肌上都长满了霉菌的绿毛和菌灶……
至于怎么给这些猛禽治病,“玩鹰”者却没有认真考虑过。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给猛禽们建立的电子病历系统,训鹰的人有着条件吗?
既违法,又没有条件养好,因而打着非遗的旗号搞“训鹰”“玩鹰”的这帮人,不骂你骂谁呢。
训鹰?把动物当玩具呢?!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驯养鹰?鹰是不是可以承担工具功能?比如狩猎或驱鸟。
这个问题更详细地说,是即便我们不是出于个人的娱乐和炫耀,而是将猛禽作为一种工具来驯养,那么它们就能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