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鹰人的最好方法,鹰的驯鹰技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09:50:15

辽朝胡瓌描绘的契丹人《出猎图》训鹰这样的糟粕,就应该跟裹小脚一样,永远地留在过去

我国五千年的文化如同璀璨的长河,造纸、雕刻、掐丝等等极致的匠心和炫技,都是其中荡漾着的粼粼波光。

可是也有一些人死死地紧抱着所谓“传统”,而不去思考它们有没有传承和改良的必要

“鹰猎”的确是传统文化之一。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便有使用猎鹰进行捕猎的记录。

大约在北宋时期,契丹的繁盛使得宋人也吸收了不少游牧民族的文化,其中就包括鹰猎;到了元代,强大的蒙古铁骑踏遍中华大地,游牧文化也格外地兴盛。

但是鹰猎始终不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组成部分,更多的时候,这些依然是王公贵族们的余兴:

公子哥们豢养一批鹰匠,驯养一大批鹰,至于鹰能不能活下来,他们毫不关心

训鹰人的最好方法,鹰的驯鹰技巧(13)

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里出现的猞猁狩猎 图源网络

古代有将猞猁成为“土豹”,豹狩用的就是猞猁

现在还有人用猞猁狩猎吗?

类似的还有豹狩、点翠,有人觉得这也是文化,应该全盘接收,应该传承下去。

可是我们现在还需要狩猎吗?我们还非要翠鸟的那点羽毛吗?当然没有这样的必要

让“驯鹰”入非遗,不过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利益罢了

一旦沾染上利益,人和猛禽就不可能再是理想的伙伴关系。

它们可能就是景区里被游人呼来喝去的灰背隼,或是影视剧里身形消瘦战战兢兢的苍鹰,又或者是患病被人遗弃只能等待死亡降临的金雕……

训鹰人的最好方法,鹰的驯鹰技巧(14)

电视剧中使用苍鹰拍剧。有没有合法手续?

对于猛禽来讲,是栖居于人类的手上比较安然自得,还是翱翔于天际之上更加舒适快意呢?

爱它,就让它飞吧。没有人能比一只鹰更自由。

训鹰人的最好方法,鹰的驯鹰技巧(15)

金雕,鹳总摄

-完-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