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和牛汉有什么区别,胡风事件给我们的启迪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3:26:34

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大陆里发行的《新华日报》创刊号

胡风和牛汉有什么区别,胡风事件给我们的启迪(21)

1938年在汉口拍摄的“新华日报义卖献金”

胡风和牛汉有什么区别,胡风事件给我们的启迪(22)

2015年3月22日,张晓风教授首次来到她父亲胡风在1938年工作过的“新华日报社”旧址(大陆里)瞻仰并合影留念

在董必武与熊孑民等人的具体操办下,1937年12月下旬,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安仁里2号搬迁到了原日本租界中街89号的大石洋行(今长春街57号),安仁里1号和2 号的房子则改作了办事处有关人员的住所。

这时,李涛处长因工作调动到长江局军事组,所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则由钱之光接任处长。1938年1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后,其机关也设在此;同月,新四军军部从汉口迁往南昌后,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代办新四军武汉办事处的一切工作;如此三方面的办事机构,实际上就是一个牌子和一套班子,武汉“八办”成为了中共在南方的联络中枢。*、董必武、秦邦宪、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长江局和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广泛开展宣传和统一战线工作,并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筹集粮饷及各种军需物资,输送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和抗战前线。1938年10月25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撤离武汉,转往四川省重庆。

熊孑民在汉口汉润里42号居住时,家里的人口多,他们都挤住在一楼,胡风之后被安排住在楼梯间过道,二楼全部用于《七月》社编辑部所使用,一直用到1938年7月底。胡风来到汉口后,原本想创办一个叫《战火文艺》的新杂志,但是因为手续不全而未能成功,于是就重新恢复了《七月》杂志,并改为半月刊,重新编号。

1937年10月16日《七月》文艺半月刊第一期在汉口出版发行,其体量是在《七月》周刊的基础上,加大篇幅达到了三倍,在每月的1号、16号出版。编辑兼发行:七月社(汉口汉润里四十二号楼上);编辑人:胡风;发行人:熊孑民;发行所:上海杂志公司总店(汉口交通路六十二号);印刷者:新昌印书馆(汉口小董家巷电话二一零四五)。由于《七月》文艺半月刊上所印发行人熊孑民的孑字,与子字的区别不大,所以,从此之后熊孑民往往被一些人称呼为熊子民,作为当事人对此却很坦然随和,不论别人称呼熊孑民还是熊子民,他都会笑眯眯的点头答应。以至在新中国建国后,熊孑民就干脆改名叫熊子民了,在他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时,也是以熊子民登记签名的。

胡风和牛汉有什么区别,胡风事件给我们的启迪(23)

胡风在文艺理论的主张上提倡个体性和主观性,希望文艺创作能自由并独立于政治工具之外,当时多次与文艺界领导如周扬等人的观点相冲突,最后,性情耿直的胡风因发表三十万言书而被批判入狱。

1954年3月到7月,胡风在友人的支持下,他写出了二十八万字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并且满怀信心地交给了中央。在这份“进言书”中,胡风提出了著名的“五把刀子”的说法,现在读来,亦仍令人肃然起敬。它从文艺发展的规律角度,对延安《讲话》发表后文艺路线的错乱进行了理性的指责:“作家要从事创作实践,非得首先具有完美无缺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不可……;只有工农兵的生活才算生活……;只有思想改造好了才能创作……;只有过去的形式才算民族形式……;题材有重要与否之分……,而所谓‘重要题材’,有一定得是光明的东西……”。

这“五把刀子”,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文艺界“泛革命化”的可怕误区。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这份带有浓厚“主观战斗精神”的没有丝毫奴性的文章,足以体现了胡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罕见的担当与责任。然而,胡风还是太“天真”了,天真到误以为自己的话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误把现实生活想得过于简单化。终于,灾难不期而至。1955年5月17号,胡风因所谓的“反革命”罪名被捕,完全失去人身自由。从此,骨肉分离、妻离子散,而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之久。更让人感到可悲的是,由于胡风事件,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遭受摧残。多少人,只是为胡风鸣不平,或只是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就遭受牢狱之灾,或在不明不白中含冤而死。

胡风和牛汉有什么区别,胡风事件给我们的启迪(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