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顺序:这个动作可以放到练胸日的开头激活胸肌,也可以放到末尾来做,因为是孤立动作,所以重量不能太大。
动作个数:建议安排3~5组,每组12~15次,目的很简单:利用反复的挤压提升胸大肌泵感。
动作要点1.座椅及把手高度的调整。
很多新手不知道座椅高度可以调整,往往是直接坐上去就开始练。座椅的位置涉及到我们肩外展的幅度,而且不同身高、身体比例的人,选择的座椅高度不当,会影响到动作正确性:
座椅低、把柄位置高,手臂位于肩部高度,那你需要以耸肩的姿势完成动作,不但别扭而且胸部发力感差;
座椅高、把柄位置低,肘部曲度难以保证,有可能让肩膀在动作时感觉到不适。
建议调整后的高度是:当你坐在凳子上时,双臂大致和胸部下缘的高度齐平。这个范围既能保证动作幅度,又不会有太强烈的肩部拉扯感。
2.肘部微曲,牵引动作。
夹胸动作主要利用的是胸大肌功能中的肩内收,动作的重点在于上臂的移动。让位于肱骨上的胸大肌止点向着起点位置靠近,实现胸大肌的挤压。
为了最大化这种挤压感,在夹胸过程中,我们要让肘部保持微曲的状态,胸肌在动作中始终保持张力,动作的感受度明显优于推类动作。
动作变式在做好标准版动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调整些许细节,实现胸大肌不同部位的刺激。
变式一:前倾式器械夹胸
身体前倾一些,同时略微含胸,夹胸的动作轨迹变为“由下而上”,最终在锁骨的高度挤压。
优点:这种练法更侧重于胸大肌上侧,尤其是靠近胸中缝位置处的肌肉,在动作顶点的挤压感最佳。
缺点:三角肌前束的发力也会增加,可能出现“肩比胸先力竭”的情况。
变式二:顶髋式器械夹胸
后背依然紧贴在靠背上,臀部向前移动至凳子边缘。双臂从身体后侧向前挤压,动作轨迹为“从上到下”。
优点:这种做法下,上臂的动作幅度更大,对于胸大肌整体都会有更好的拉伸,动作顶点处胸大肌下端挤压感更强。
缺点:①动作起点处,大臂位于身体更靠后的位置——对于部分肩关节稳定性差、灵活度不够的朋友,存在训练风险。
②新手可能将姿势理解错误,未能顶髋而是过度反弓背部,导致胸椎、腰椎曲度改变,此时胸部训练感不佳,同时可能增加下背部的负荷和压力。
高阶技巧如果普通的器械夹胸已经不能满足你的训练需求,下边的几个训练技巧,也许能让你有“眼前一亮、胸口一紧”的感觉。
技巧一:双手合扣,保持2秒。
普通的做法当中,我们不需要让双手完全对合,仅仅是依靠挤压来提升胸部泵感,但在实际完成过程中,不排除我们的大臂会借助惯性向前“弹出”,这时胸大肌的收缩并不会很强。
强迫将双手合扣并保持2秒,迫使胸大肌发力将双臂完全靠拢,在动作终点处强化顶峰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