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这样记载: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意思是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
《诗经》记录年代跨度约有五六百年,从周朝中期到春秋,原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我们如果仔细想的话,其实这些应该是周朝人就开始口口相传的诗歌,到春秋战国时期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当然了,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左传》中有,《战国策》中也有,咱们不一一举例了。大豆起源地是我国,古代的五谷之一,那时候叫“菽”,考古发现可以追到三千五百年以前的洛阳二里头夏代遗址,可追的记载最早应该到周朝。
二、从秦朝到魏晋,关于种植秦朝的时候,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加上秦始皇对农业的重视,种植面积开始扩大,而且已经有了系统的记载。另外在秦朝时,还没有“豆”这个名字,豆是汉朝以后的称呼。在秦始皇的相国吕不韦编撰的《吕氏春秋》中这样说:
得时之菽,长茎短足,其荚二七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
秦灭到了汉朝时,关于豆的记载非常多,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又或者是《后汉书》里都有记载,但我们重点说一下《史记》和《淮南子》中的记载。
《史记·周后稷本纪》中是这样写大豆的: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
司马迁这里写的是周朝的祖先,名叫“弃”,从小有巨志,而且有种地的天赋,最终成为了黄帝的农官。这里不知道司马迁是根据什么史料写来的,但真实性其实不大,多半根据传说。
在淮南王刘安编撰的《唯南子·地场训》中,他总结了一下豆的栽培,但字数很少,而且是写地形的,并不是主要写豆,就是捎带着写了一下,是这样写的:
汾水濛浊而宜麻,泲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
意思是:汾水濛浊而适宜麻的生长,泲水通和适宜麦类作物,黄河水中和适宜豆类生长,洛水轻畅适宜谷类作物,渭水多力适宜黍子生长……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来,但当时的人已经知道什么地方适合什么庄稼生长。淮南王刘安虽然是个谋反的王爷,但《淮南子》真的很牛,不亏是集合了当时能人所编撰的一部巨著。
魏晋时期,已经有了“豆”这个名字,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最出名的是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到了北魏末年,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罗列了几样豆的品种: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名。又有黑高丽豆、燕豆,大豆类也。
这说明这时候的大豆已经分了品种和培育,而且正式有了豆这个名字。